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精选文章

教你认识11种药疹

多形性红斑:可由药物引起的多形红斑,其皮疹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似豌豆大至蚕豆大,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生于四肢,常伴有发烧、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可引起粘膜水疱的糜烂、疼痛。

过敏体质 为何不可吃芹菜?

晒伤单纯属于日晒的伤害,当皮肤暴露于强紫外线下,出现红斑、疼痛、水肿,皮肤触痛和大泡。而光敏性皮炎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简单地说,发病原因是因过敏体质的人吃了光敏性食物,又接受了光照,引发过敏反应,发生了光敏性皮炎。

最新发布
2017-05-24

泛发性扁平苔藓一例

扁平苔藓是一种炎症性皮肤病,典型皮损为多角形紫红色扁平丘疹,好发于四肢。一般成人发病率约为1%,较少见于儿童。典型病理表现为角化过度,棘层不规则增厚,基底细胞液化,真皮上层带状炎症细胞浸润。对任何类型的扁平苔藓治疗前,都应除外药物引起的可能性。目前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仍是治疗扁平苔藓的主要方法。一些文献报道了系统使用糖皮质激素、维A酸、羟氯喹、氨苯砜及灰黄霉素等治疗扁平苔藓,均取得了一定疗效。

2017-05-24

羟氯喹和氟芬那酸丁酯等联合治疗多形性日光疹的疗效观察

国内外对多形性日光疹(PLE)的治疗方法大多为在避光的基础上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制剂,口服抗组胺药、烟酰胺、羟氯喹,应用光化学治疗等,治疗疗效确切。

标签: 日光疹 羟氯喹 红斑 
2017-05-24

成人多发性黄色肉芽肿一例

因患者强烈要求,CO2超脉冲激光祛除大部分皮损。6个月后随访,治疗区域未见复发,局部可见淡褐色至深褐色色素沉着。

2017-05-24

中波紫外线对体外培养HaCaT细胞MAPK信号通路的影响

结论在50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的HaCaT细胞中,ERK1/2、p38、JNK这3种MAPK信号通路产生了活化效应,具有一定的时间效应差异。

标签: 紫外线 细胞 损伤 
2017-05-24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寻常性银屑病七例

银屑病患者代谢综合征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较正常人升高。本组7例患者除FPG平均水平没有超出参考值,TG和HDL-C的平均值分别超出参考值13.7%和22.7%。本组银屑病患者应用英夫利西单抗20周后,FPG下降了0.82%,TG下降了10.15%,最突出的是HDL-C上升了32.95%,说明英夫利西单抗对改善代谢综合征是有益的。

2017-05-24

31例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临床与c-kit基因突变研究

结论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好发于老年人,发病部位以头颈部黏膜为主。c-kit基因突变与黏膜黑素瘤发生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2017-05-24

痤疮与饮食

牛奶与痤疮的发生发展关系也是近年研究热点。基于目前的研究,认为牛奶及奶制品,特别是脱脂牛奶对于痤疮的发生有着促进作用;可能与牛奶可以促进胰岛素分泌有关,且乳清蛋白是肠抑胃肽的诱导剂,后者可刺激胰岛素分泌。

2017-05-24

无痛性多发性皮肤毛发平滑肌瘤一例

皮肤毛发平滑肌瘤多见于青年人,好发于四肢或躯干。一般有疼痛或触痛,特别是受压或暴露于寒冷环境时疼痛明显。本例患者皮疹波及的范围较广,此外无明显的自觉症状。虽然有文献认为发生于面部的皮肤平滑肌瘤一般不伴疼痛,但本例发生于背部的皮疹亦无疼痛,容易误诊为皮肤纤维瘤、细胞型神经纤维瘤等疾病。

标签: 肌瘤 丘疹 细胞 
2017-05-24

LEOPARD综合征一例PTPN11基因突变研究

发现该家系内患者存在PTPN11基因的错义突变c.836A>G,在家系中正常人及对照者未发现上述突变。

标签: 基因 致病 发育障碍 
2017-05-24

C型凝集素受体Langerin的细胞表达模型构建及功能研究

结论构建的EGFP-Langerin融合蛋白在HEK293T细胞内表达后具有细胞表面受体分子的特征性分布,具有结合、内吞过敏原功能。

标签: 蛋白 细胞 荧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