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31例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临床与c-kit基因突变研究

31例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临床与c-kit基因突变研究

2017-05-24 来源: 中华皮肤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结论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好发于老年人,发病部位以头颈部黏膜为主。c-kit基因突变与黏膜黑素瘤发生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临床特点,检测c-kit基因突变,探讨与黏膜黑素瘤临床特征之间的关系。

  方法收集经病理确诊的31例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用PCR及DNA直接测序法进行c-kit基因突变检测。

  结果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男女性别比为1∶1.2,平均年龄61.35岁。60~70岁为高发年龄段,51~59岁为次高发年龄段。头颈部为最常见的发病部位,其中以鼻腔黏膜居多;其次为泌尿生殖道和直肠黏膜。31例黏膜黑素瘤有4例发生c-kit基因突变(12.9%,4/31),突变均位于11外显子,以L576P突变为主。4例突变中,3例发生于直肠黏膜,1例发生于尿道黏膜。直肠黏膜与其他黏膜部位c-kit基因突变率分别为3/7、4.17%(1/24)。发生淋巴结转移患者c-kit基因突变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P=0.043)。c-kit基因突变与性别、年龄无相关性(P>0.05)。

  结论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好发于老年人,发病部位以头颈部黏膜为主。c-kit基因突变与黏膜黑素瘤发生部位、有无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讨论

  c-kit基因位于人染色体4q12,属于原癌基因,编码跨膜酪氨酸激酶受体,生理情况下与其配体干细胞因子(stemcellfactor,SCF)结合后,触发下游的信号转导通路,调节细胞的增殖、分化等。有研究表明,c-kit基因是黑素瘤中常见的致癌基因,该基因突变不仅与分子靶向治疗密切相关,而且认为是黑素瘤独立的预后不良因素。不同黑素瘤亚型c-kit基因突变率不同,在黏膜黑素瘤中该基因突变率可达39%。本研究31例患者中有4例发生c-kit基因突变,突变率为12.9%。突变均位于11外显子,3例为L576P突变,1例为W557R突变,以杂合突变为主。这些突变位点与国内汉族人群及白种人该基因常见突变位点及类型相一致。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c-kit基因突变率在不同发病部位亦存在差异,直肠黏膜c-kit基因突变率明显高于其他黏膜部位,在本研究中高达3/7。黏膜黑素瘤c-kit基因突变的发生可能与地域、环境等因素有关。

  本研究结果显示,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好发于老年患者,平均年龄为61.35岁,60~70岁为高发年龄段,与国内汉族人群的年龄分布类似,但与白种人相比,本地区黏膜黑素瘤的发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本研究显示,维吾尔族黏膜黑素瘤在女性患者中更常见,推测发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与泌尿生殖道系统来源的黑素瘤女性占绝大多数有关。初始症状常与其原发病灶相关,不同部位的出血如,便血、鼻出血等是患者就诊时最常见的症状。黏膜黑素瘤的发病部位隐匿,临床症状因发病部位不同而表现各异,加之早期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特征,患者多于症状出现数月后才被诊断,极易导致误诊和漏诊。提示在临床诊疗行为中要提高对黏膜黑素瘤的认识,必要时结合组织病理学、免疫组化等相关检查明确诊断,尽量避免误诊和漏诊。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