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妈妈关注 > 育儿新知 > 孩子乱扔东西 越说扔得越起劲?

孩子乱扔东西 越说扔得越起劲?

2019-06-11 来源:熊猫儿童健康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与其盲目阻止孩子,不如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耐心,在保护孩子好奇心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昨天,比儿子小半岁的小表弟来家里玩,两个“混世小霸王”的声音响彻天际,地板上一堆书和玩具车,无处下脚,一片狼藉……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遇到孩子乱扔东西的情况,虽然非常令人烦躁,很想发飙,但是万万不可以啊!

有辱斯文是一方面,另一方面,请听熊猫君如实道来。

01喜欢扔东西?必然有因

很多家长见到孩子扔东西,出于第一反应,都会直接劝止。

但孩子扔东西,你想过原因吗?

★体验自我效能感

什么意思呢?简单说是就是:他们喜欢扔东西仅仅是因为他们“能够”扔东西。

通常在6-8个月大时,孩子开始拥有扔东西的能力。

此时他们具备了足够的抓握能力、投掷能力以及手眼协调能力,可以轻轻松松地让身边的小物品“飞出去”,这让孩子非常有成就感。

而且用不了多久,孩子就会发现他的行为还可以引起父母的反应:他们一扔东西,父母就会马上弯腰帮他们捡起来。

这让他们更加兴奋,扔东西在孩子的眼里变成了一种亲子游戏。

在这个游戏之中,孩子享有主导权和控制权,所以才会如此执着于扔东西,乐此不疲。

★好奇地探索未知

玻璃杯掉了会应声碎掉;

乒乓球掉了会弹几下越跑越远;

扔出去一个东西竟然能飞那么高……

他们在扔东西的过程中观察学习到重力的作用,自己与物品之间的空间关系,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等等。

所以,不要小看了宝宝扔东西,他们可能正在做着“物理实验”呢!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来到宇航员的太空舱内,我们扔出去的东西会漂浮起来,我们是不是也会觉得新奇有趣,想要反复实验?

★情绪宣泄的方式

2岁左右时,孩子开始进入人生的第一个叛逆期。

他们的自我意识觉醒,想要表达的欲望也很强烈,但是因为还不能用语言准确表达,所以可能会用扔东西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以达到寻求父母关注的目的。

但是如果孩子出现,把玩具扔在父母或者别的小朋友身上,这个时候就要引起父母的重视了。

父母要及时制止孩子的行为,避免在孩子以后发脾气时都采取同样的发泄方式。

★行为习惯养成

还有一部分孩子从小没有养成好的收纳习惯,随意将物品扔在一旁不收拾。

久而久之,长大后再改就比较困难了。

扔东西时,他可能自己也没意识到,也可能太懒,觉得爸爸妈妈能帮自己收拾,索性直接扔东西不管。

种种原因造成了孩子爱扔东西,所以家长一味地制止必然是行不通的。

02超限效应与大脑逃生机制

如果你的孩子经常扔东西,大人越说,他扔得越起劲,你应该想想自己的教育方式是否有问题了。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马克·吐温听牧师演讲时,最初感觉牧师讲得好,打算捐款;

10分钟后,牧师还没讲完,他不耐烦了,决定只捐些零钱;

又过了10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决定不捐了。

在牧师终于结束演讲开始募捐时,过于气愤的马克.吐温不仅分文未捐,还从盘子里偷了2元钱。

这种由于刺激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逆反心理的现象,心理学上面被称为是"超限效应"。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父母对孩子的一些唠叨,像唐僧一样不停地讲道理等等,就是很典型的“超限效应”。

比如:你的孩子扔东西,你就一直谆谆教导,孜孜不倦,把嘴都说干了,他反而扔得越起劲,越不听话了。

你说得越多,他可能就越反感,而父母出于“关心”孩子的角度,整天讲道理、教育不停,孩子久而久之就会产生逆反与抵触心理。

这种情况下,很多家长都忍不住发脾气。然而在你责骂孩子时,往往会触发孩子大脑的逃生机制。

你的孩子心里只想:什么时候才能说完,好烦!甚至有的孩子听都不听,转身就跑了。

因此,当你越说孩子越扔东西、不听话的时候,你还是暂停“念经”吧。

03如何调解熊孩子

想要改变孩子乱扔东西的习惯,还需要分析孩子为什么扔东西,是出于什么原因,然后“对症下药”,当然记得,不要过度唠叨和苛责。

你可以试试如下几个方法,实操起来的难度指数不算大。

给孩子替代品

孩子比较小的时候,他喜欢随便拿起东西来扔。

为了不阻止他探索这个世界、享受这份快乐,你可以找一些替代品,如球、沙包等给他,还能教他投掷的技能。

比如,你可以和孩子一起玩投纸球游戏,和他比赛,看谁先把球投进空纸箱里。

耐心教导

孩子两岁以后已经初步具有了分辨力,这时就不能给他东西乱扔了。

家长应该从现在开始培养他“守规矩”,耐心地告诉他什么东西可以扔,什么东西不能扔。

比如:孩子在扔书本,你可以告诉他:“书是来学习的,不可以扔;球可以扔,球是用来玩的,我们一起来玩球吧!”

假如熊孩子是因为生气、发泄而扔东西,你就要去更耐心地了解他为什么生气,并给与正确的引导沟通。

即时纠错

孩子再长大些时,是正“熊”的时候,各种调皮捣蛋。

假如他知道不能扔东西,偏偏还要扔,而且影响了别人的正常生活,你必须及时指正。

你可以私下告诉他:“这样扔东西是不对的,因为假如不小心扔到别人,别人会很疼,万一受伤了要去医院看医生,你也不想这样对吧?我们是懂礼貌的好孩子,不能乱扔哦!”

以身作则

对于很多孩子来说,让他们收拾、整理归纳玩具是非常难的。

父母不要在孩子扔完东西就立即替他们“清理现场”,这时可以和孩子一起把扔掉的玩具捡起来。

比如,你可以牵着孩子的手走到玩具旁边,握着他的手把玩具捡起来。

当然,你还可以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帮助孩子养成收拾玩具的习惯,比如比赛收拾玩具、把玩具宝宝送回家。

鼓励赞扬

鼓励表养这一招屡试不爽,孩子最喜欢家长的赞扬了。

如果孩子扔完东西后主动收拾干净,哪怕只是偶尔的一次,你一定要及时称赞他,这样下次他可能还会主动收拾,表现会更好。

我们不必过于执着于“扔东西”这个现象本身,而更应关注这背后孩子的心理需求和对能力增长的渴望。

与其盲目阻止孩子,不如给孩子更多的理解和耐心,在保护孩子好奇心的基础上,合理引导,帮助他们顺利度过这个特殊时期。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