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医药科研 > 慢性便秘药物治疗的合理选择

慢性便秘药物治疗的合理选择

2018-01-10 来源:中华内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鲁比前列酮是一种双环脂肪酸,可选择性活化肠道上皮细胞顶膜的2型氯离子通道(CIC–2),促进肠上皮细胞的氯离子分泌而提高肠液分泌缓解便秘症状,且不改变血浆中钠和钾的浓度。

  慢性便秘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病症,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慢性便秘的治疗包括饮食及体育锻炼等一般治疗、药物治疗、生物反馈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其中用于慢性便秘治疗的药物很多,正确合理选择药物对治疗慢性便秘非常重要。

  一、慢性便秘治疗药物的分类

  1.泻药

  (1)容积性泻药(膨松剂):

  此类药物在肠道不被吸收,在肠腔内吸收水分后,增加粪便量,使干硬的粪便变得松软易于排出。主要用于轻度便秘患者的治疗,常用药物有欧车前、聚卡波非钙、麦麸等[1],服药时应补充足够的液体。该类药经济、安全,但是摄入过多会发生胃肠胀气。

  (2)渗透性泻药:

  此类药物具有高渗透特征,口服后在肠内形成高渗状态吸收水分,同时阻止肠道吸收水分,致使肠内容物容积增加,促进肠蠕动,引起排便。主要用于轻、中度便秘患者的治疗,常用药物包括聚乙二醇、不被吸收的糖类(如乳果糖)和盐类泻药(如硫酸镁)[2]。聚乙二醇口服后不引起肠道净离子的吸收或丢失,不良反应少[2]。乳果糖在结肠可被分解为乳酸和醋酸,有利于促进生理性细菌的生长[3]。过量应用盐类泻药可引起电解质紊乱,对老年人和肾功能减退者应慎用。

  (3)刺激性泻药:

  此类药物主要通过刺激结肠黏膜中的感觉神经末梢,增强结肠动力,并刺激肠道分泌,从而促进排便,其作用强而迅速,可引起腹痛。常用药物包括比沙可啶、酚酞、蒽醌类药物等[2,4]。短期服用比沙可啶是安全有效的[5]。动物试验发现长期使用刺激性泻药可能引起不可逆的肠神经损害[6],长期使用蒽醌类泻药可引起结肠黑变病,后者与肿瘤的关系尚存争议。因此,建议短期、间断使用刺激性泻药[7]。

  (4)润滑性泻药:

  此类药物具有软化粪便、润滑肠壁的作用而使粪便易排出,主要有液体石蜡、甘油、多库酯钠及其他植物油等。但其口感差、作用弱,长期服用则可能影响脂溶性维生素及钙、磷的吸收及引起肛周油脂渗漏等不良反应。妊娠、月经期、腹痛、恶心呕吐者禁用。

  2.促动力药:

  促动力药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拮抗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增加肠道动力,对慢传输型便秘有较好的疗效[2]。普芦卡必利是苯并呋喃类甲酰胺类化合物的衍生物,能高选择性激动5–羟色胺(5–HT)4受体,有促进肠道动力的作用。最近多项研究表明,普芦卡必利在完全自发性排便、总体便秘相关症状以及便秘相关的生活质量等方面,其疗效均显著优于安慰剂组,且安全性和耐受性良好[8],主要的不良反应是腹泻、腹痛、恶心和头痛,但多数持续时间短暂。另外,对老年人的研究均未发现普芦卡必利有潜在的心血管副反应[9]。

  3.促分泌药:

  鲁比前列酮是一种双环脂肪酸,可选择性活化肠道上皮细胞顶膜的2型氯离子通道(CIC–2),促进肠上皮细胞的氯离子分泌而提高肠液分泌缓解便秘症状,且不改变血浆中钠和钾的浓度。研究表明,鲁比前列酮能够增加自发性排便次数,改善粪便性状,减轻便秘症状的严重程度[10]。其不良反应主要有恶心、头痛等。

  利那洛肽为14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可激活肠上皮细胞管腔表面的鸟苷酸环化酶C受体,并启动一系列反应,促进氯化物和碳酸氢盐的分泌并加速肠道蠕动。多项临床试验表明利那洛肽可促进结肠传输,改善便秘的各项症状,且不良反应少[11]。

  4.灌肠药和栓剂:

  甘油制剂,如开塞露,通过肛内给药,润滑并刺激肠壁,软化大便,使其易于排出。因其局部用药,无全身作用,主要适用于大便硬结及粪便嵌塞患者临时使用,尤其是老年患者。灌肠也是治疗便秘的一种方法,可与其他药物合用,且十分安全,主要适用于有严重动力问题的老年便秘患者。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