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医药科研 > 多巴胺静脉输注的四个问题,一定要注意!

多巴胺静脉输注的四个问题,一定要注意!

2018-01-07 来源:药评中心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临床上常用来纠正患者的低血压状态,是抗休克治疗的常用药物,但在静脉输注过程中,多巴胺外渗非常严重,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局部血管收缩,静脉炎,穿刺周围组织出现红肿、青紫、疼痛、坏死,护理难度大,也容易造成医疗纠纷的产生。

  入院后立即吸氧,心电监护,患者入院后第二天13:00患者出现低血压,遵医嘱给予多巴胺100mg+生理盐水100ml静脉泵入,在左手前臂采用静脉留置针维持静脉通路,根据血压变化适时调整泵入速度(患者前臂皮肤松弛,静脉脆弱,穿刺难度较大)。

  下午2:30分患者泵入多巴胺过程中,药液滴入不畅,白班护士检查发现静脉留置针穿刺处出现肿胀,给予拔出原静脉留置针,更换为右下肢静脉留置针输液,继续多巴胺泵入。护士未对此多巴胺渗出情况重视,原多巴胺外渗部位拔出留置针后未给予任何处理。

  当日晚交班时,发现左手前臂穿刺处外渗部位红肿,红肿面积约为6×5cm

  问题一:为何要重视多巴胺静脉输注

  多巴胺是α、β肾上腺素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激动剂,它可使心肌收缩力加强,外周血管收缩,从而升高血压。

  临床上常用来纠正患者的低血压状态,是抗休克治疗的常用药物,但在静脉输注过程中,多巴胺外渗非常严重,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局部血管收缩,静脉炎,穿刺周围组织出现红肿、青紫、疼痛、坏死,护理难度大,也容易造成医疗纠纷的产生。

  问题二:多巴胺外渗原因有哪些?

  以本案例为例,我们先来讨论案例中可能致多巴胺外渗的原因。

  (1)药物因素:多巴胺pH值4.0,属强酸性药物,在外周小静脉无充分血流情况下会造成静脉内膜损伤。有研究显示随着多巴胺用药时间的延长穿刺血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损伤在不断加重,有可恢复性的病理变化转为不可恢复性的病理损伤。

  (2)水肿:患者因低蛋白血症常常导致水肿,如在水肿的肢体输液,血管外组织可对输液的外周静脉施加压力,使外周静脉压升高,导致血液回流缓慢或受阻,药液容易顺着针孔外渗。

  (3)年龄因素:该患者为75岁的老年人前臂皮肤松弛,静脉脆弱,老年人常常因为自身条件使痛感减低,反应迟钝,皮肤松弛、静脉脆弱、生理功能减退也增加外渗的可能。

  穿刺及血管因素:

  第一次静脉通路选择的是左手前臂血管,下午2:30就发现该穿刺处外渗,时间不长,考虑该血管在穿刺时针尖刺破血管或者针尖斜面未完全进入血管内以及针尖顺静脉外膜划破血管壁均可导致药物的外渗。另外该处血管可能管腔小,充盈度差,导致外渗可能。

  (4)患者因素:多巴胺刚发生药物外渗后,患者会有明显的注射部位疼痛感,但是该病人处于昏迷状态,,整个药物外渗过程患者均无反应,护士未能及时发现外渗。

  那么还有哪些原因可以导致多巴胺外渗?

  (5)护士因素:对多巴胺这类特殊药物未加强输液巡视,以确保针头在血管内。护士在发现多巴胺外渗后,对外渗部位观察不到位,重视程度及处理经验不足,未进行积极的护理干预。

  (6)管理因素:科室也未从管理层面对输注多巴胺患者的静脉通路管理进行规范。

  问题三:当发现多巴胺外渗后护士如何紧急处理?

  回顾本案例,护士发现多巴胺外渗,却并未采取任何措施,由此可见护士对多巴胺外渗知识了解不足,当发生多巴胺外渗护士如何做好紧急处理?

  第一步:多巴胺外渗发生在外周静脉时,立即停止输液。抬高患

  肢15~30°,限制活动,注意保暖,轻柔按摩,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第二步:立即通知医生,采取处理方法,及时上报护士长。

  第三步:采取湿敷治疗,方法如下:

  方法一:酚妥拉明湿敷局部应用可直接对抗应用多巴胺时局部外渗所致的缺氧缺血性改变,减少局部皮肤坏死的发生。

  方法二:硫酸镁具有高渗作用,可短时间内消退水肿。酚妥拉明、硫酸镁湿敷可以交替进行,每2小时一次,效果显著。

  方法三:多巴胺外渗时早期选用湿润烧伤膏在穿刺点上方约1cm处沿静脉走向均匀涂抹,效果也很好。

  问题四:多巴胺静脉输注如何做到安全管理?

  多巴胺是常用的血管活性药物,做好多巴胺安全管理尤为重要,如何做好多巴胺输注时的安全管理,我们在输注多巴胺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血管选择:当医生医嘱使用多巴胺时,我们在选择静脉时应该注意选择粗直、弹性好、回流通畅的血管。避开关节,避免血液循环差的部位,尽量不选用下肢血管,必要时我们应该推荐使用深静脉。

  输注要求:假如输注多巴胺时间在24h以上的患者应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交替注射部位,一般每6小时更换一次,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不超过3天。

  巡视要求:要经常检查输液管是否通畅、静脉穿刺局部有否肿胀,查看输液泵是否正常运行、输入的液体量是否正确、输入速度是否符合医嘱要求。

  剂量要求:使用多巴胺时不同的用药浓度对血压的影响不同,药物剂量必须准确,用输液泵控制,设置合适的输注速度。当多巴胺即将输完时,应提前配好药液备用,更换药物时

  中间不能有间隔时间以免引起血压波动。

  素质要求:强化自身工作责任心,确保护理安全。

  病情观察:在用药过程中动态观察病人的精神状态、生命体征、尿量、中心静脉压的变化,及时汇报医生病情变化。

  交接班要求: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好记录,有高度责任心,多巡视,是控制药物输入量的有效手段,可以防范或弥补由患者因素引起的不足。

  使用结束:用生理盐水冲管,以避免局部多巴胺的血药浓度过高或药液滞留于局部和周围组织内,拔针后延长按压穿刺处的时间,防止出血外渗及药液从穿刺点向深部组织渗漏。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