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聚焦医改 > 在医改面前,中国医生为什么保持沉默?

在医改面前,中国医生为什么保持沉默?

2016-12-01 来源:中国社会保障学会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好医生意味着智力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和体力都要上乘。为了将这样的人吸引来并且留在医疗行业,高额薪酬是绝对必要的。

  在医改的过程中,医生的角色显得古怪。对这件利益攸关的大事,他们没有像经济学家、政府部门甚至普通民众那样,各自寻求表达的渠道与机会,反而沉默异常。

  有人说,沉默是因为这一轮医改的起点就是对医生的批判。

  中国的医疗系统共有375万名员工,负责为14亿中国人提供医疗服务。在过去的10年里,他们肯定是被抱怨得最多的人群之一。很多人认为,医务人员对“看病贵”和“看病难”的局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一切让许多医生深感屈辱。在他们看来,自己不过是不成功的医疗制度的牺牲品罢了。

  “关于医改的争论,一开始某些社会舆论就把医生放在了受批判的位置上”,时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院长朱正纲说,医改涉及医务人员的根本利益,医改政策的出台必须兼顾医务人员的切身利益。

  中国社会普遍将医生看作现行医疗体制的“既得利益者”,但医生们却用苦涩的自嘲拒绝这种归类。

  目前医生的从业意愿似乎已经跌倒了前所未有的低谷。医生曾是中国最受尊敬的职业之一。但1990年代以后,这个行业的职业声誉如同高台跳水。他们不再被誉为“白衣天使”。在很多中国人的心目中,医生这个名词更多地是和“灰色收入”、“滥开药”、“过度检查”甚至更可怕的“医疗事故”,联系在一起的。

  2003年SARS肆虐期间,社会似乎再次看到了医生的牺牲精神,他们重新被称作“白衣天使”,曾让许多医生十分感慨。但SARS带来的空前的谅解气氛消失后,这个称呼几乎再次被遗忘了。医生又恢复了他们备受指责的形象。

  一份杂志曾经推出了一份“职业声望排行榜”,医生被称作“最受人非议的职业”。常常纠缠不清的医疗纠纷也让医生的声望下坠。上海瑞金医院副院长袁克俭表示,处理各种医患纠纷耗去自己一半甚至更多的精力,这份工作让他苦不堪言。不信任的气氛弥漫在医院周围。

  北京一家医院中发生的一起悲剧,把这种不信任的气氛推向了高潮。一位年轻的孕妇罹患重症肺炎,亟需手术治疗,但她的丈夫拒绝在手术单上签字。根据有关规定,手术不能进行,数十名医护人员只能眼睁睁看着胎儿和孕妇先后死亡。对这一事件,有着种种不同的说法,但在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的李青峰医生看来,悲剧之所以会发生,仅仅是由于医患双方完全丧失了信任。死者的丈夫对疾病一无所知,却对医院充满了本能的恐惧和不信任,这是弥漫在全社会的“医院恐惧症”的极端个案。

  如果在20年前,这样的悲剧根本不会发生。那时候的医生掌握着治疗的主动权,他们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坐视病人死亡。20年前,“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和20年前相比,治病现在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服务,医生和患者的关系越来越被看作是合同关系。

  和20年前相比,医学的专业性带来的“信息不对称”不是让患者依赖医生,而是让他们感到恐惧,他们用怀疑的目光打量眼前的医生,担心他们利用自己的无知谋取私利。而医生在医疗官司的教训下,也开始在心里建筑自我保护的防线。怀疑使医疗成本急剧增加。医生变得过分谨慎,即使是面对那些症状典型的感冒,为了保险起见,他们也宁可安排病人查血、拍胸片,以排除其他可能。在大多数时候,这些检查都是不必要的。

  医生的工资

  医生的收入问题无法一概而论。同级别的医生,三甲医院的收入要高于二级医院;在同一家医院里,不同科室的医生收入也有差别——有时候,科室收入两极分化的程度会令人瞠目。

  几年前,在瑞金医院收入最高的科室里,一名医生月奖金达到五六千元之多,而在奖金最低的科室里,他的同事只能拿到五六十元。

  医院普遍进行经济考核。在考核的压力下,也在奖金的压力下,科室主任和医生们必须想方设法增加收入。

  增加收入的方法,除了争取尽量多的病人,就必须在每个病人身上赚取更多的利润。这种情形被称作“医生创收”。人们将此看作“过度检查”、“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的原因,后者导致了医疗费用上升,让老百姓深恶痛绝。

  “医生创收”败坏了医疗制度的信誉,腐蚀了医生的道德基础,伤害了他们的职业荣誉,最终导致病人丧失了对医生的信任。

  那么,那些医生为什么要冒着如此大的风险、付出这般昂贵的代价来创收呢?

  收入倒挂

  医院的经济考核体制毫无疑问会导致医生多开药、多检查,因为这与他的收入息息相关。但院长们辩护说,经济考核是不得已之举,否则医院收支无法平衡。

  “医生的收入不是取决于他的知识、技能和经验,而是取决于开多少药,这真是对这个行业的侮辱!

  公立医院里,医生的诊疗活动收取的费用是有限制的。如果诊疗费用太高,医保就无力承受。至于药费,只要不是医保目录内的药物,再昂贵也是由患者自费承担的,所以就形成了“药贵医贱”的格局。这正是导致医生的收入取决于开药而不是技术水平的原因。

  好医生意味着智力水平、心理承受能力和体力都要上乘。为了将这样的人吸引来并且留在医疗行业,高额薪酬是绝对必要的。

  医生的起薪应该高于社会平均水平。随着年资和技术增长,医生会承受社会责任和道德压力,他的经验和技术能力要受到更多、更严格的考验,因此,“他的工资应该与他承担的一切成正比”。他为那些开豪华车的同行辩护。“一个医生敢开豪华车,他的收入就一定是合法的。”上海市第九人民医院李青峰说,“这样的医生产生必须有二个前提,第一,他所在的学科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知名,第二,他有别人没有的绝活。”

  未来,决定一个医生薪水的,应该只有技术水平、病床周转率和病人投诉数量三个因素。只有实现了这些,才能让沉默的医生真正参与到医改中来。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