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口服胰岛素胶囊研制成功了

曾经试制过的各种胰岛素剂型,包括:口服制剂、滴眼剂、滴鼻剂、栓剂等等,研究人员想尽各种办法代替注射,但几乎没有实际临床价值的突破。

按摩人体正确穴位也是能很好地降糖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是现代社会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指身体消瘦。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变轻重程度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主要表现是口渴,这跟肺热有关。中消,主要表现是多食,跟胃热有关。下消,主要表现为多尿,跟肾虚有关。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人体自备的治疗糖尿病的穴药,坚持按摩,配合口服降糖药物,一定能帮糖尿病患者平稳地控制血糖。

最新发布
2017-04-05

[CDS互动]?中国T2DM口服药的一线选择:二甲双胍、阿卡波糖亦或DPP-4抑制剂?

二甲双胍不仅可降低大血管并发症,还可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患者的病死率,是目前唯一被国际指南推荐的T2DM一线口服降糖药。而近期MARCH研究证实,阿卡波糖在中国新诊断T2DM患者中与二甲双胍的疗效相似。

2017-04-05

[CDS辩论]群雄逐鹿、谁是王者?——中国人T2DM口服药的一线选择

作为多年来备受各大指南推崇的一线首选药物,二甲双胍具有较好的降糖疗效,明确的心血管保护证据以及较好的药物经济学优势。尽管DPP-4抑制剂在临床应用的时间不长,但是,这类药物在临床治疗中表现出了较好的降糖疗效。

2017-04-05

二甲双胍可改善糖尿病患者睡眠质量

来自法国尼斯大学医学中心的Lalau教授及其团队进行了一项研究,旨在确定二甲双胍治疗是否与2型糖尿病患者睡眠变量有关。

标签: 糖尿病 2型 睡眠 
2017-04-04

[WDC2013]OPENING研究结果:胰岛素联合糖苷酶抑制剂或二甲双胍在血糖控制中的作用

口服α-糖苷酶抑制剂或二甲双胍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用胰岛素治疗可以更好地控制血糖。在本研究中,糖苷酶抑制剂和二甲双胍在有效性、增加体重及低血糖发生率等方面相当。

2017-04-04

[WDC访谈]经典药物,历久弥新——从最新研究看α-糖苷酶抑制剂的临床应用前景

各种药物虽然作用机制不同,但在降糖方面是异途同归,都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有日本的大样本证据显示伏格列波糖(倍欣)比阿卡波糖的胃肠道副作用明显减少。

2017-04-04

[CDS访谈]从机制到临床:不同α-糖苷酶抑制剂之间的区别

正常情况下,胃肠道对食物的吸收在小肠上段,而使用了糖苷酶抑制剂后,食物在小肠内相对均匀的吸收,而降低了餐后高血糖。

2017-04-04

[访谈]MARCH研究结果解读及阿卡波糖的心血管获益

阿卡波糖除降低血糖的效能与二甲双胍相当之外,还能改善血脂(降低甘油三酯、增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具有降低总胆固醇的趋势)、节约餐后胰岛素(降低餐后胰岛素水平),可能均具有长期益处。

2017-04-04

[访谈]解读MARCH 研究及分析阿卡波糖和二甲双胍的临床应用

两种药物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其共同的不良反应存在于胃肠道,可能有近20%的患者无法耐受二甲双胍,也有不少患者无法耐受阿卡波糖。

2017-04-04

特别提醒,服降糖药的几个最佳时间

在饭后口服的降糖药——如二甲双胍类,由于二甲双胍口服之后能够刺激胃黏膜,引起胃部不适,引起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因此应在饭后服用。

标签: 糖尿病 腹胀 降糖药 
2017-04-04

[访谈]MARCH研究结果对阿卡波糖应用及后续相关研究的启示

阿卡波糖与二甲双胍的头对头对比结果,为我们将来临床用药带来重要启示,未来我们需进行更深入研究确定“如果能更具经济学效益,价格能与二甲双胍相对等,阿卡波糖能否成为一线降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