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读 | 传说中的“特效药”是否可信?
所谓综合防治,就是糖尿病的治疗不能仅仅考虑有效降糖,还必须考虑降压、调脂、控制体重及其他的有关影响因素。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一半的患者合并高血压、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患者合并血脂异常
曾经试制过的各种胰岛素剂型,包括:口服制剂、滴眼剂、滴鼻剂、栓剂等等,研究人员想尽各种办法代替注射,但几乎没有实际临床价值的突破。
糖尿病,中医称为消渴,是现代社会发病率很高的一种疾病。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指身体消瘦。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变轻重程度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上消,主要表现是口渴,这跟肺热有关。中消,主要表现是多食,跟胃热有关。下消,主要表现为多尿,跟肾虚有关。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人体自备的治疗糖尿病的穴药,坚持按摩,配合口服降糖药物,一定能帮糖尿病患者平稳地控制血糖。
所谓综合防治,就是糖尿病的治疗不能仅仅考虑有效降糖,还必须考虑降压、调脂、控制体重及其他的有关影响因素。我国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约有一半的患者合并高血压、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的患者合并血脂异常
有些药物就是复合制剂,如厄贝沙坦和氢氯噻嗪混合的药物-安博诺,缬沙坦和氢氯噻嗪的混合药物-海捷亚等、我们熟悉的老药物,北京降压0号、复方减压片等也是多种药物的混合。
二甲双胍对肾脏没有损害作用,但二甲双胍通过肾脏排泄,严重的肾功能不全会导致二甲双胍在体内蓄积,可能加重乳酸酸中毒的风险。乳酸酸中毒可能是二甲双胍受肾脏影响的唯一关联点。
长期使用二甲双胍者应定期监测维生素B12浓度,以预防和纠正维生素B12缺乏。若出现此状况,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适量补充维生素B12。
SGLT1和SGLT2的竞争性抑制剂、胰高血糖素受体拮抗剂、PPARγ调节剂、11β-羟基类固醇脱氢酶抑制剂、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抑制剂、肝糖输出的代谢抑制剂以及抗炎治疗作为可能的2型糖尿病治疗新方法正在评估中。
应用DPP-4抑制剂后空腹胰高血糖素浓度的反常性增加会伴随整个机体的胰岛素敏感性增强。这提示,即使在空腹状态下,GLP-1激活后存在可对抗低血糖的机制。
磺脲类药物单药治疗能更显著地降低HbA1c的水平,且增加磺脲类药物应用剂量并不能进一步降低HbA1c。然而,HbA1c是替代终点,而且这些试验多为短期因此研究者无法评估磺脲类药物的长期效应。
在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强化降糖治疗不仅可延缓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还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然而,2型糖尿病患者口服降糖药单药治疗不仅无法维持血糖的长期稳定控制,而且治疗的达标率也非常有限。
胰岛β细胞和α细胞功能缺陷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中心环节,理想的糖尿病治疗方法应当能够减缓或阻止胰岛功能的恶化。DPP-4抑制剂维格列汀能够全面改善胰岛细胞功能缺陷,早期应用有可能延缓糖尿病进展,因此应用前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