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S2017】赵志刚教授:2017年CDS指南中神经病变相关内容解读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计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以后者多见。病程在10年以上,常有明显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其发生风险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不佳等相关。
糖尿病友常听说南瓜能降血糖?真的假的?
以往对2型糖尿病的随访研究发现,在从正常状态向糖尿病转化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体重的变化,随着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逐渐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
胰腺通向小肠的管道与来自胆囊的胆管是共用的,而且比较狭窄。所以如果胆囊发生炎症或者结石的时候,会造成通道受阻。一旦通道受阻,胰腺所分泌的含有消化酶的胰液排出不畅,这时胰液就会返流回胰腺。
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病变可累计中枢神经及周围神经,以后者多见。病程在10年以上,常有明显的临床糖尿病神经病变,其发生风险与糖尿病的病程、血糖控制不佳等相关。
11月23日下午CDS2017大会上,来自台湾大学医学院的庄立民教授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进展及其管理”这一主题进行了相关报告,并谈到了台湾地区在糖尿病管理方面的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透析”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并不陌生,尤其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糖尿病,是许多中老年人挥之不去的梦魇,它似乎是个罪魁祸首,常合并多个器官、系统的疾病,同非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糖尿病肾病管疾病、水电解质紊乱、贫血及尿毒症症状等通常出现更早、进展得更快。因此,很多糖尿病肾病患者认为自己需要更早进行“透析治疗”。那么,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什么时候做透析才合适呢?
糖尿病并发症可能一年或三年,或许五年,更有的患者可能得病二十多年都没有并发症?不是他的血糖一定控制的好!接下来和大家讲下作为糖友每年该做哪些“必备”检查呢?
想必一些糖尿病友有过这样的经历:明明血糖控制得还不错,但眼睛、下肢、肾脏等糖尿病并发症却还是发生了。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人体内的“自由基”产生过多,得不到及时清除,久而久之,细胞就像苹果变色、铁钉生锈一样发生了病变。
糖友都知道,糖尿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其并发症。一旦发生并发症,将对糖友全身造成严重影响。糖尿病并发症有以下17个常见的危险信号,糖友一定要警惕。接下来给大家介绍几种出现病情加重的信号
糖尿病并发症可分为两大类:血管并发症、神经并发症。到目前来说,以我们科学的手段,还没有预防并发症的手段。尽管如此,但是我们还是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