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突然增重2公斤要警惕糖尿病

以往对2型糖尿病的随访研究发现,在从正常状态向糖尿病转化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体重的变化,随着体重增加,胰岛素敏感性逐渐下降,胰岛素分泌减少

胰腺炎与糖尿病的关系

胰腺通向小肠的管道与来自胆囊的胆管是共用的,而且比较狭窄。所以如果胆囊发生炎症或者结石的时候,会造成通道受阻。一旦通道受阻,胰腺所分泌的含有消化酶的胰液排出不畅,这时胰液就会返流回胰腺。

最新发布
2017-12-18

预防糖尿病并发症,关键在于下面10个信号

有数据统计,我国有超过1.14亿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数糖尿病患者没有接受正规有效的治疗,甚至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2017-12-17

5种老糖友最易惹来糖尿病足,看看有没有你

生活中,不少人喜欢跷二郎腿,认为这样坐着比较舒服。然而糖尿病人常跷二郎腿,不但会导致糖尿病足,严重时还有截肢的风险。这是因为,糖尿病足的发生有两个前提,一个是下肢动脉硬化缺血,另一个则是神经病变。长期跷二郎腿使得糖尿病人下肢血液循环不畅,加速下肢动脉硬化缺血,久之易患糖尿病足,因此糖尿病人一定要杜绝跷二郎腿。

标签: 动脉硬化 血管 视力 
2017-12-17

防治并发症,糖尿病人关键要做对这三个字!

糖尿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其并发症可累及全身各个器官及组织,如果不能早期发现,后果堪忧。所以,防治糖尿病并发症关键就在这三个字:“早发现”!当并发症发生前,一般都会有相应的先兆症状,如果能对这些早期信号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能将并发症的危害降至最低。

2017-12-17

糖友预防并发症注意这七个环节,有效预防并发症

有些糖友在患糖尿病几年之后,或多或少都会出现眼部不适症状,如视物模糊、眼部干痒疼痛等等。专家提醒,确诊糖尿病后就应该及时去咨询眼科医师,一般10-30岁确诊糖尿病的患者,5年之内要查眼底,以后每年查一次;而大于30岁的患者应该每年查一次。

标签: 糖友 药物 心脑血管 
2017-12-17

长假出游,途中糖友要注意的问题都在这儿!

想必很多糖友早早就计划好了趁着"十一"长假出去旅行,旅行固然悠然自得,可是长途旅行的话,难免面临长时间的舟车劳顿,久坐成了旅行中的头疼事儿。尤其是糖尿病人,旅行前应该准备什么呢?如何应对长时间坐车引起的血液循环不畅呢?在车上应该如何运动呢?

标签: 糖友 心电图 胰岛素 
2017-12-17

糖尿病容易忽略的9大并发症!

糖尿病并发症不仅仅是心脏病和糖尿病足,还有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并发症。糖尿病不是死刑。事实上,发表在《华尔街日报》的文章表明,通过适当的管理和减肥可以有效地逆转疾病的症状。但另一方面,管理不善糖尿病完全可以导致某些并发症,让糖友的生活质量下降,甚至会减少寿命。

2017-12-17

警惕并发症 | 糖尿病最常见的神经病变症状

糖尿病的进展就是一个胰岛β细胞逐渐缺失的过程,随着胰岛细胞不断凋亡,血糖越来越难控制看,而并发症也随之而来。

标签: 糖尿病 血糖 并发症 
2017-12-17

警惕并发症 | 冠心病成引发糖尿病患者死亡首要原因

糖尿病已经是老生常谈了,毕竟我国目前有1亿多确诊的糖尿病患者,还不包括未被诊断出来的潜在病患。糖尿病最容易导致的一个并发症就是冠心病,它是引起糖尿病患者死亡的首要病因。

2017-12-17

警惕并发症 | 糖尿病足的预防与保健

糖尿病足是一种严重的糖尿病并发症,轻则需要清创缝合,重则需要截肢才能保住性命。糖友一旦身体出现伤口,尤其四肢部位,很容易伤口发生细菌感染。

标签: 糖尿病足 脚气 冻疮 
2017-12-17

警惕并发症 |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

糖尿病并不可怕,因为短期的高血糖(除非严重的酮症酸中毒或者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大部分患者可能自己并不会觉得特别的不舒服。然而糖尿病可怕之处在于高血糖会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慢慢损害身体的重要器官,从而引发各种器官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