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方舟健客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并发症护理 > 警惕并发症 |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

警惕并发症 | 糖尿病肾病的危害

2017-12-17 来源:控糖小博士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糖尿病并不可怕,因为短期的高血糖(除非严重的酮症酸中毒或者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大部分患者可能自己并不会觉得特别的不舒服。然而糖尿病可怕之处在于高血糖会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慢慢损害身体的重要器官,从而引发各种器官的并发症。

  1、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

  2、冠心病

  3、糖尿病肾病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5、糖尿病神经病变

  6、糖尿病患者中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约为20-40%

  糖尿病并不可怕,因为短期的高血糖(除非严重的酮症酸中毒或者糖尿病高渗性昏迷),大部分患者可能自己并不会觉得特别的不舒服。然而糖尿病可怕之处在于高血糖会在你不知不觉的情况下,慢慢损害身体的重要器官,从而引发各种器官的并发症。

  如果损伤到心脏和大血管,会得冠心病等;损害微血管,就有可能导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损害神经,就有可能合并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等。

  这篇文章我们来讲一讲糖尿病肾病,根据研究,糖尿病患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为20-40%。

  二如何辨别是否有糖尿病肾病,或者在哪个阶段

  1、这个是我们临床医生对糖尿病肾病的一个分期。绿色背景色的意思是:在1-4期,尤其是1-3期,高血糖导致的肾脏损害,是可以通过血糖控制和药物治疗逆转的。因此即使是医生当下告诉糖友可能有糖尿病肾脏损害,也请大家不要慌,好好控制血糖,和医生沟通。很可能您的糖尿病肾病是处于可逆转的分期。

  2、分期图红色标出了每个分期进展到下一个分期所需要用到的时间。广东省转化医学研究,结果提示在平均糖化血红蛋白8.2%(尤其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平均糖化>9%)的背景下,超过20%的患者在病程3年内就已经出现微量白蛋白尿了。但我在这里也给大家打个气,如果大家血糖控制的非常平稳,每一个期进展的时间可能还会延长。

  3、大家对表格中的主要特征和主要结构改变等可以不用管。作为糖友所需要知道的就是蛋白尿。当大家在内分泌科复查时,内分泌科医生会根据大家的临床特点(病程长短,是否合并其他并发症,症状等)建议大家定期复查尿蛋白。也就是我经常对来咨询的的糖友建议的24小时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或者随机的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当出现增高的时候,就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了。

  刚才上面说了有蛋白尿,就有可能是糖尿病肾病了,患者要注意的的是“可能”。因为轻度增高的尿蛋白还可能检查前剧烈运动,妊娠(具体见上面幻灯)等相关。因此当确实检查出尿微量白蛋白增高,先别慌,和您的内分泌科医生详细沟通,并复查。

  即使真的是微量白蛋白尿轻度增高,也请别慌。听我下面讲完如何预防/延缓糖尿病肾病。

  三如何预防糖尿病肾病

  1、戒烟

  2、运动:

  长期规律运动,每周应至少进行 150 min 以上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

  每周至少运动 3 d,每周至少安排 2 次对抗性训练。

  适当补充矿物质(充足的新鲜蔬菜水果:三份蔬菜,两份水果)

  给大家解释一下:运动一定要有足够的强度,否则等于没有运动。因此至少达到中等强度,也就是微微出汗。

  常见问题:

  Q:前面提到检查前24小时剧烈运动可能导致尿微量白蛋白增高。那是不是糖尿病肾病3期以上(尿微量白蛋白阳性以上)的就不适合运动了?

  A:剧烈运动导致尿微量白蛋白检查阳性,不等于不适合运动。研究表明,适量的运动(也就是我前面所说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并不会糖友肾损害进展;长期规律的运动有助于减少胰岛素抵抗,降低远期并发症风险。在尚未进入到糖尿病肾病第5期(血肌酐增高),均建议长期规律中等强度运动。如果已经出现血肌酐增高,需要根据病情进一步制定运动/活动方案。

  其次,蔬菜水果分量一定要足够。尤其是蔬菜不要过度烹饪,也就是不要煮的太熟。这样会导致其中的营养物质,比如叶酸,丢失明显。而叶酸,在高血压病等其他慢性病中已证实对延缓肾脏疾病是有保护作用的。因此,如果没有吃蔬菜沙拉习惯的糖友,我也推荐大家摄入适量的叶酸。

  如何延缓糖尿病肾病?

  1、优化血糖控制

  良好的血糖控制可以降低30%-54%的蛋白尿的发生发展

  HbA1c<=6.5%(该目标需个体化!尽可能避免低血糖的情况下)

  减少血糖波动(每天血糖波动幅度<2 SD)

  2、优化血压控制

  准确及时的使用降压药,控制血压可降低8-40%的蛋白尿的发生发展

  控制目标:<130/80mmHg

  3、优化血脂控制

  干预切点:LDL-C<3.38mmol/L;TG<2.26mmol/L

  控制目标:LDL-C<2.26mmol/L(有冠心病者<1.86mmol/L);TG<1.5mmol/L

  4、优化尿酸控制

  值得注意的是,优化血糖控制,指南中给出的糖化血红蛋白目标是7%,而我给出的是6.5%。但是我用红色字体标出,该目标需个体化。7%或者6.5%,甚至8%都是医生根据大家病情和对糖尿病知识掌握情况定出的控制目标。血糖控制达标,不应该以低血糖作为代价。当大家糖尿病知识掌握足够丰富,可以灵活运用糖尿病知识的时候,可以进一步的严格要求自己。前提都是,在尽可能避免低血糖的前提下,血糖达标。

  血糖达标不仅仅指糖化血红蛋白,还包括血糖波动。我给出的资料是说2SD,SD是一个统计上的名字,糖友可以不用管。如果有使用动态血糖的糖友,动态血糖监测的软件会提供全天血糖波动的范围,并且根据全天提供的数值计算出标准差。或者大家坚持一天监测7-8次以上血糖,把记录录入糖糖圈APP里面的血糖记录中,该APP会自动计算大家血糖波动的SD。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相关问答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热文排行

热门问答

用药指导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