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的到来,给您的健康敲响了警钟。
有人曾经很“热讽”得说道:“得了糖尿病就相当于养生”“你好,养生者,最近糖可好?”
是的,既然作为一名“糖者”,作为一名提前养生的“朋友”,我们就一定要做到更要自己的身体,做个真正的养生者!
糖尿病并发症可能一年或三年,或许五年,更有的患者可能得病二十多年都没有并发症?不是他的血糖一定控制的好!接下来和大家讲下作为糖友每年该做哪些“必备”检查呢?
12个必查项目
1.血糖: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现在科技发达了,市面上正规(包括不正规)的血糖仪很多,到医院检查的时候不妨也测测血糖,以及糖化血红蛋白(近期三个月血糖波动情况)。
2.血压:最好使用水银柱式血压计检查(这种现在医院比较常见,主要是为了病人的正确数值而定的)。大多数糖尿病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40/80毫米汞柱以内,部分患者血压控制会更严格(心脏疾病,如心梗)。
3.血脂:糖尿病患者的血脂控制目标应比非糖尿病者更加严格,主要是因为胰岛素在生物调节作用下发生障碍,会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继而出现“高血脂”。血脂的四个监测指标包括: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三酰甘油,其中任何一个指标异常即为血脂异常,可以做“血生化”检查/血脂四项。
4.肝肾功能+尿酸:全面了解肝功能和肾功能的健康状态(包括八项检查、尿微量白蛋白、尿蛋白或肌酐指标,尿微量白蛋白可以及时判断肾脏功能是否受损),常见的症状如肝肾区疼痛,尿泡沫,浮肿等。
5.骨质疏松:老年人骨折事件中,有2/3和骨质疏松有关,鉴于此,中老年人体检务必加上骨密度检测这一项。(糖尿病骨质疏松症会导致骨的脆性增加,容易发生骨折,其危害性很大,不仅会让患者花费很多的金钱,而且致残致死率也很高),科学饮食补充钙、镁、磷、锌、维生素C、D
6.眼睛检查:糖尿病病友每年都要查眼底,眼底检查是发现糖尿病眼病的首要途径,只要早期诊断早治疗,糖尿病眼病便不会兴风作浪。常见的检查如眼底镜检查、眼底荧光血管造影、光学相关断层扫描(眼底血管是全身唯一用肉眼能看到的血管)
7.心血管检查:心电图作为心脏病的筛查远远不够,必要时应进行超声心动图、CT、心功能、磁共振等检查,具体检查项目由医生根据患者年龄和身体状况来定。(高血压和糖尿病往往是互为因果,互相伴随,同时又加速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轻的病人还得配合心血管疾病的药,造成伤肝伤肾,重的病人会危及到生命)。
8.神经病变检查:(长期“糖代谢紊乱”、“为血管病变”、“神经营养因子缺乏”等因素有关导致,病人常见症状会出现:感觉异常、感觉减退、感觉过敏以及自觉性疼痛),检查项目包括踝反射、针刺痛觉、震动觉、压力觉、温度觉等,如果两项异常即可诊断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9.下肢血管检查: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症状就是间歇性跛行,利用踝肱指数、下肢血管超声来确定是否有下肢血管病变。(糖尿病患者发生下肢动脉硬化的危险性会比非糖尿病患者增加2倍,且发病早、病情重、预后差,特别是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更要关注下肢动脉的健康,以避免减轻不必要的身体伤害和生活经济)
10.请内分泌科医生看看脚:观察脚的皮肤颜色、足背动脉血管搏动情况、是否有足部畸形,尽早干预糖尿病足的高危因素。首先就是60岁以上、血糖控制不好等会伴随高血压、高血脂、走路脚疼、脚麻、皮肤发凉、鞋子不合脚、有鸡眼、老茧、干裂、脚廯。严重是就是伤口难愈合,最终导致截肢
11.其他必要的检查:血常规、尿常规是体检必查项目。大便常规可以帮助发现是否有肠癌的可能;肛门检查:虽然看上去可能会“侵害”自尊,但这可以有效的发现是否有可能出现直肠癌。
12.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又称肿瘤标记物,是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异常产生的物质,或是宿主对肿瘤的刺激反应而产生的物质,并能反映肿瘤发生、发展,监测肿瘤对治疗反应的一类物质。
特殊检查项目
女性的特殊检查:6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乳腺钼靶检查,以排除乳腺癌。每年做一次妇科B超,排除妇科肿瘤。
糖尿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痛苦”,往往是生活,工作,家庭,而这些都是我们所不能“避免”的。生活条件好的朋友都会选择保险行业来“维护”自己的健康,但在“维护”的前提下,我们也可以自己自觉的去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