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患者个人因素影响中国女性乳腺癌疾病认知
因此,该研究表明中国乳腺癌女性的疾病认知情况及相关因素不同,疾病认知问卷可以用于检查对癌症的心理适应,该结果或可帮助肿瘤医疗护理团队确定乳腺癌患者情绪调节不良的风险因素。
肿瘤患者的日常饮食禁忌原则
乳腺癌的治疗还有一种新兴的治疗方法--靶向治疗。临床发现,大约有2/5的乳腺癌患者是表达——HER2(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
乳房护理成为每一位爱美女士的重中之重,因而当女性出现乳房疼痛时可能会疑心自己是否患有某些乳房疾病,尤其是常常听闻的乳房恶性杀手乳腺癌。
因此,该研究表明中国乳腺癌女性的疾病认知情况及相关因素不同,疾病认知问卷可以用于检查对癌症的心理适应,该结果或可帮助肿瘤医疗护理团队确定乳腺癌患者情绪调节不良的风险因素。
因此,术前传统全身化疗与术前新型靶向化疗相比,获得病理学完全缓解的患者反而较多,但是3~4级和严重不良事件也较多,故有必要进一步努力提高化疗效果而不增加毒性反应。
对根治术后未放疗的1825例患者进行局部区域复发风险分层,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LRRFS的独立风险因素为年龄、原发灶部位、分子分型、病理T分期、阳性淋巴结数目(所有P<0.05)。
超重和肥胖是乳腺癌患者预后不良的重要因素,国外大型队列研究结果显示,与体重不变者相比,乳腺癌患者诊断后如果体重指数增加0.5~2.0kg/m2,复发风险增高40%;增加2.0kg/m2以上,复发风险增加53%。
2017年10月9日,美国癌症学会《癌症》在线发表密歇根大学、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埃默里大学、纽约纪念医院斯隆凯特林癌症中心、斯坦福大学、安娜堡退伍军人医院的研究报告,对乳腺癌患者的治疗决策与职业生涯进行了人群问卷调查。
该研究对2007~2013年墨尔本大学教学医院(皇家墨尔本医院和皇家女子医院)所有年龄为50~69岁的早期乳腺癌(浸润癌或导管原位癌)女性791例进行回顾分析,根据筛查情况对治疗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经过中位随访48.1个月,患者中位总生存为21.6个月,发生脑转移127例(29%),其中四分之一(32例)为复发首站。脑转移的1年和2年累积发生率分别为17%和25%。
乳腺、子宫的黏液腺癌分化良好患者分别占39.7%、44.4%,比例显著高于其他部位的黏液腺癌分化良好患者(P<0.001)。同样,乳腺、子宫的黏液腺癌大部分为局部肿瘤,分别占84.0%、65.8%,而其他肿瘤远处转移比例相对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