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精神病频道 > 精神疾病 > 强迫抑郁 > 【微心理】抑郁症让自身与世界没有一点连接,如何才能走出阴霾

【微心理】抑郁症让自身与世界没有一点连接,如何才能走出阴霾

2018-08-09 来源:娄底市康复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据统计,全球约有4.5亿精神疾病患者,而我国的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1600万人。一般人不了解他们的世界,也难以想象他们的世界。他们就像迷途的羔羊,期待着有人为他们点亮一盏回家的路灯。

据统计,全球约有4.5亿精神疾病患者,而我国的各类精神障碍患者人数在1亿以上,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已超过1600万人。一般人不了解他们的世界,也难以想象他们的世界。他们就像迷途的羔羊,期待着有人为他们点亮一盏回家的路灯。

精神障碍患者已不再是稀有群体。但公众对它知之甚少,加上疾病的特殊性,发现确诊难度大,大量患病人群被掩盖。精神病诊断没有生物学标记,主要依靠医生的判断,根据量表评估或者经验,确诊需要时间,病人及家属若对自己的情况认知有困难,对医生没有完全信任,质疑、拖延的情绪将直接影响病情控制。

据不完全统计,在一些大医院的心内科病人中,40%的求医者没有器质性的心脏问题,其不适主要由心理问题引发;40%有一定的心脏问题,但和情绪有关;只有20%的患者患有器质性心脏疾病。以抑郁症患者为例,有90%的病人没有就诊;求诊者中,又有80%的病人未在精神科,而被当做其他疾病治疗,这直接导致中国的疾病筛查率仅有6%,远低于实际情况。

感觉与世界没有一点点连接

精神障碍患者的内心世界从轻度患者的睡眠困难、情绪低落到重度患者的死亡冲动、意志紊乱,病人承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煎熬。一些病人选择以自杀终结,寻求解脱的同时也以此解脱被自己拖累的家人。

这样的案例并不在少数。世卫组织2014年9月发布的全球预防自杀报告显示,每年有80多万人死于自杀,低收入和中等收入国家的自杀人数占全球自杀人数的75%;每年自杀未遂人数是自杀死亡人数的许多倍。

患者的心魔

精神障碍患者对自己患病有病耻感,认为一个人连自己的情绪、精神状态都需要靠外界用药来控制,是一件很没面子的事情。事实上,对正规治疗和服用药物的抵触不是一个简单的医学问题,许多人在抵触中失去了好转的希望甚至生命,而社会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完全忽略或过度排斥,又加重了他们的病耻感。就这样精神障碍成了病人自己的心魔。

精神障碍不仅是患者的心魔,一些过度放大精神障碍患者社会破坏性的报道,也使得精神障碍逐渐成为全社会的心魔。人们戴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这个群体,部分城市甚至出现抵制开设精神疾病门诊,要求精神病医院搬离市区等行为,这些行为加剧了社会排斥心理,也给精神障碍患者人为设置了重新融入社会的鸿沟。

请给他们一个拥抱

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很难做到如此坦诚地面对自己的疾病。虽然他们也希望坚定信心、自我救赎,但显而易见,对抗精神疾病不是一个人的战场,需要更多来自家人、朋友和社会的包容。

精神障碍患者向亲朋好友诉说心中的纠结,本身就是最好的发泄和疏导。有专家表示说,发挥中国文化重视亲情、强调宗亲关系的特有优势,对抗击疾病或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家属陪同,是各医院精神科门诊常能看到的场景。求诊时,家属们会帮助病人补充描述病情发展,也会向医生交流请教,哪些行为有利于帮助病人尽早康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