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精选文章

退烧药最少间隔多久吃一次

需要提醒的是,小儿发烧病程一般3~5天,可先根据病情用药缓解。但若用药后,发热没有缓解,甚至出现其他症状,应及时就诊。

孩子出现眼睛浮肿三大原因要重视

孩子有时出现眼睛浮肿的情况,很多家长都以为只是喝水太多或睡觉不当导致,只要想办法让浮肿消退就好,都没有重视起来。事实上,孩子眼睛如果经常浮肿,则有可能暗示孩子的肾有问题,你需要带孩子进行尿常规的检查了。

最新发布
2018-07-20

小儿肺炎除了辨证施治外,各地自制出多种成药制剂

各地自制出多种成药制剂,更方便应用于临床,如鱼腥草注射液、四季青注射液、百里香注射液、大蒜注射液、野菊花注射液、白毛夏枯草注射液、穿心莲注射液等,均可用于普通肺炎的治疗。

标签: 小儿 肺炎 辨证 
2018-07-20

多见于婴幼儿或素体虚弱者。心阳虚衰

正气欲脱,心阳不能运行敷布全身,故面色苍白、手足厥冷;肺气近绝,故见呼吸微弱;阳气浮越,故汗出不温、虚烦不安;胸中阳气痹阻,血液瘀滞,故口唇发绀、舌略紫;肝藏血,血郁于肝,故右胁下出现痞块、质坚;脉象为阳气虚脱之象。

标签: 婴幼儿 素体 虚弱 
2018-07-20

若患儿热象较重,可在上方中添加黄芩

证候分析:痰热壅盛,阻塞于肺,肺热伤津,肺失宣降,故壮热烦躁、咳嗽而喘、气促喘憋、鼻翼煽动、喉间痰鸣、痰稠色黄、面赤口渴;痰阻气滞血瘀而见口唇青紫;舌脉俱为痰热之象。

标签: 患儿 热象 黄芩 
2018-07-20

小儿肺炎是儿科最常见的一种肺部疾病

好发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且年龄越小,病情越重、发病率越高。本病多继发于感冒、麻疹等病;或由于患其他疾病,体质变差而易并发或继发。一般预后良好,但若治疗不彻底,易反复发作,甚至引起重症,而影响儿童发育。

标签: 小儿 肺炎 儿科 
2018-07-20

风火热毒入于经络,搏于气血,外发肌肤

风火热毒入于经络,搏于气血,外发肌肤,而致皮肤局部红肿灼热、疼痛;邪毒随气血流行全身,则游走不定;邪正相争,而见发热恶寒、烦躁;舌象亦是风热邪毒内蕴之征。

标签: 风火 热毒 经络 
2018-07-20

赤游丹是以患病部位出现皮肤红赤如丹

“小儿患赤游肿痛者,内由有积热熏发于外,外被风毒所干,内外相乘,搏于血气,则皮肤赤肿,其风邪毒气随经络行游不定,故为赤游也。若重者,随血气虚处流注为赤肿,或片或涡,毒渐引大,疼痛难忍,若游至于心,或毒入腹者,皆能杀人。”

标签: 赤游丹 病部 皮肤 
2018-07-20

小儿惊风常常是由其他疾病所引起

因此本病是可以预防的。正确的预防方法有:加强体格锻炼,以提高抗病能力;注意饮食卫生,避免使小儿受惊,尽量减少患病,以防止惊风的发生。

标签: 小儿 惊风 体格锻炼 
2018-07-20

精神极度委顿,或沉睡昏迷,面色苍白或灰滞

面色苍白或灰滞,囟门低陷,口鼻气冷,四肢厥冷,额汗涔涔,摸之不温,大便清冷;阳气衰微,虚极生风,则手足蠕蠕震颤。舌脉均为脾肾阳衰之象。本证是阴盛阳衰,也就是所谓的“纯阴无阳”的慢惊风证,属于慢惊风后期、气阳衰竭的危重阶段。

标签: 精神 沉睡 昏迷 
2018-07-20

暴泻或过食生冷伤及脾阳

主要证候:神情疲惫,面色萎黄,嗜睡露睛,四肢发凉,足跗及面部轻度水肿,不欲饮,大便溏薄、色青绿,时有肠鸣,神志不清,抽搐阵作,舌淡苔白,脉沉细弱。

2018-07-20

急惊风的治疗除了服用中药外

急惊风将要发作的时候,拿大敦穴或鞋带穴(又叫“解溪穴”)。惊厥发作的时候,如果患儿身向前曲的,掐住委中穴;如身向后仰的,即向下掐住膝眼穴。

标签: 急惊风 治疗 中药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