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多见于婴幼儿或素体虚弱者。心阳虚衰

多见于婴幼儿或素体虚弱者。心阳虚衰

2018-07-19 来源:儿科医生石霖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正气欲脱,心阳不能运行敷布全身,故面色苍白、手足厥冷;肺气近绝,故见呼吸微弱;阳气浮越,故汗出不温、虚烦不安;胸中阳气痹阻,血液瘀滞,故口唇发绀、舌略紫;肝藏血,血郁于肝,故右胁下出现痞块、质坚;脉象为阳气虚脱之象。
心阳虚衰
 
主要证候:突然面色苍白,口唇发绀,呼吸微弱,汗出不温,手足厥冷,虚烦不安,右胁下出现痞块、质坚,舌略紫苔薄白,脉微弱虚数。
 
证候分析:多见于婴幼儿或素体虚弱者。心阳虚衰,正气欲脱,心阳不能运行敷布全身,故面色苍白、手足厥冷;肺气近绝,故见呼吸微弱;阳气浮越,故汗出不温、虚烦不安;胸中阳气痹阻,血液瘀滞,故口唇发绀、舌略紫;肝藏血,血郁于肝,故右胁下出现痞块、质坚;脉象为阳气虚脱之象。
 
治疗方法:以温补心阳、救逆固脱为主。
 
方药:参附龙牡救逆汤(《中医儿科学》)。
 
组成:人参、附子、龙骨、牡蛎、白芍、甘草。
 
此方中,人参能大补脾肺之元气,附子可以回阳救逆,龙骨、牡蛎能潜阳敛阴止汗,白芍、甘草有和营护阴的功效。
 
若患儿口唇发绀,右胁下痞块明显的,可添加当归、丹参、红花等药以活血化瘀,使血行气运而症状可解。
 
(2)内陷厥阴
 
主要证候:壮热神昏,烦躁谵语,手足抽搐,口噤项强,两目上视,舌红绛,指纹青紫,达命关,或透关射甲,脉弦数。
 
证候分析:邪热炽盛,内陷厥阴,陷于心包则神明失守,故见壮热神昏、烦躁谵语;陷于肝经则肝风内动,故见手足抽搐、口噤项强、两目上视;舌脉皆为厥阴热盛之象。
 
治疗方法:以凉肝熄风、清心开窍为主。
 
方药:羚角钩藤汤合牛黄清心丸加减(《通俗伤寒论》,《活人方》)。
 
组成:羚羊角、钩藤、茯神、生地黄、白芍、甘草。
 
此方中,羚羊角、钩藤可以凉肝熄风,茯神有宁心安神定志的作用,生地黄、白芍、甘草可以滋阴柔肝缓急;牛黄清心丸有清心化、镇惊祛风之效。两方合用,共奏凉肝熄风、清心开窍之功。
 
若患儿已深度昏迷且痰多,可酌加菖蒲、郁金、胆南星、天竺黄、竹沥,以开窍解郁化痰。高热神昏者,可选用安宫牛黄丸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