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疾病预防 > 饮食保健 >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2018-05-24 来源:儿科医生刘鉴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不爱吃某种食物是心理问题造成的,常常是家长不爱吃什么,孩子也不吃什么。因此,家长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不爱吃什么食物,也不要当着孩子说什么食物不好吃。

 怎样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

 
1.防止挑食偏食孩子应从各种食物中获得全面必需的营养,挑食与偏食使小儿营养不良,还会使他们难于适应不同的特别是艰苦的环境和养成对周围事物挑剔的不良习惯。挑食与偏食,是娇生惯养的结果,是一种“毛病”,造成这种毛病的关键是家长,因此纠正这种毛病也应由家长来完成。
 
对孩子不爱吃的食物,家长要变换口味做好给他吃,并且反复告诉孩子这种食物如何如何好吃,如何对身体有好处,帮助孩子从多角度品评这种食物。不爱吃某种食物是心理问题造成的,常常是家长不爱吃什么,孩子也不吃什么。因此,家长不要让孩子知道自己不爱吃什么食物,也不要当着孩子说什么食物不好吃。
 
孩子特别喜欢吃某种食物,要加以节制,不要由着他的性子,一次吃得很多,以免吃伤了,以后见到这种食物就反感。
 
2.尽早教会孩子独立进餐
 
尽早让孩子独立进餐,能促进小儿进食的积极性,避免依赖性。孩子在6个月时,就可以自己抱着奶瓶喝水;12个月时可以用杯子喝水;1岁半以后可用匙自己吃饭;4岁时可使用筷子。学习进餐的过程是一个很长的过程,对孩子来说并不简单。例如使筷子要活动30多个关节,运动150多块肌肉。因此,孩子开始学习时,手的动作不协调,常常吃得脸上、手上、身上、桌上到处都是饭菜,比家长喂还麻烦。’尽管如此,家长宁可在一旁打扫收拾,也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吃。
 
3.定时进餐,适当控制零食
 
肚子饿了才想吃饭。但有些孩子成天零食不断,嘴上、胃里没有空闲的时候,没有体验过饥饿感。这使消化系统不能“劳浼结合”,成消化功能紊乱,孩子应培养按顿吃饱,定时进食的习惯,到了该吃饭的时间,食物消化完了,就产生了饥饿感,同时消化系统的活动也有了规律,这时就开始蠕动,消化液分泌,为进食做好了准备。
 
4.节制冷饮和甜食
 
孩子大都爱吃甜食和冷饮,这些食物主要成分是糖,有的含有较多脂肪。甜食吃多了伤脾胃,含脂肪多的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比较长。冷饮吃多了,会影响消化液的分泌,影响消化功能。还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肠炎等。甜食、冷饮可安排在两餐之间,或饭后。不要在饭前1小时以内吃,不要在睡前吃。
 
5.饭食要适合小儿食用
 
讲究烹调,使食物味道鲜美,可促进人的食欲。小儿的食物烹调,要适食小儿的生理、心理特点。孩子的消化能力,咀嚼能力差,他们的饭菜要做得细些、软些、烂些。食物要色美、味香、花样多。外形美观的食物,能引起孩子吃饭的兴趣。孩子好奇心强,变换花样,就会因新奇而多吃。如把煮鸡蛋做小白兔,把包子、豆包做成小刺猥等。
 
6.要注意有充足的睡眠、适量的活动,要定时排便
 
充足的睡眠能保证神经系统发育,孩子的食欲、精神状态和体质强弱,很大程度取决于睡眠是否充足。睡眠不足,就会食欲不振。适量的活动能促进新陈代谢和能量的消耗,使食物消化吸收加快。定时排便能预防便秘。‘睡眠、活动和排便等良好习惯的形成都有利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