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化脓性脑膜炎临床表现
摘要:烦躁不安和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随病情加重,患儿逐渐从精神萎萎、嗜睡、昏睡、昏迷到深度昏迷。30%以上患儿有反复的全身或局限性惊厥发作。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易有淤点、淤斑和休克。
90%的化脑为5岁以下儿童,1岁以下是患病高峰年龄,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化脑多集中在3个月至3岁儿童。一年四季均有化脑发生,但肺炎链球菌冬、春季多见,而脑膜炎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化脑分别以春、秋季发病多。大多急性起病。部分患儿病前有数日上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病史。
典型临床表现可简单概括为三个方面。
1.感染中毒及急性脑功能障碍症状
包括发热、烦躁不安和进行性加重的意识障碍。随病情加重,患儿逐渐从
精神萎萎、嗜睡、昏睡、昏迷到深度昏迷。30%以上患儿有反复的全身或局限性
惊厥发作。脑膜炎双球菌感染易有淤点、淤斑和休克。
2.颅内压增高表现
包括头痛、呕吐,婴儿则有前0饱满与张力增高、头围增大等。合并脑疝时,则有呼吸不规则、突然意识障碍加重及瞳孔不等大等体征。
3.脑膜刺激征
以颈项强直最常见,其他如Kernig征和Brudzinski征阳性。
年龄小于3个月的幼婴和新生儿化脑表现多不典型,主要差异在:(1)体温可高可低或不发热,甚至体温不升。(2)颅内压增高表现可不明显。幼婴不会诉头痛,可能仅有吐奶、尖叫或颅缝开裂。(3)惊厥可不典型,如仅见面部、肢体局灶或多灶性抽动、局部或全身性肌阵挛,或呈眨眼、呼吸不规则、屏气等各种不显性发作。(4)脑膜刺激征不明显,与婴儿肌肉不发达,肌力弱和反应低下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