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眼科频道 > 眼科知识 > 病因 > 一场实用性的较量 ------ 青光眼患者GCIPL厚度与RNFL厚度测量的比较

一场实用性的较量 ------ 青光眼患者GCIPL厚度与RNFL厚度测量的比较

2018-07-24 来源:协和眼科资讯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的检测在青光眼患者的早期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文献报道在青光眼患者出现视野缺损之前的5年,该患者的RNFL就可表现出损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白内障、瞳孔过小、患者配合欠佳、仪器等原因,RNFL厚度测量经常无法取得满意的结果。

 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etinalNerveFiberLayer,RNFL)厚度的检测在青光眼患者的早期评价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据文献报道在青光眼患者出现视野缺损之前的5年,该患者的RNFL就可表现出损伤。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因为白内障、瞳孔过小、患者配合欠佳、仪器等原因,RNFL厚度测量经常无法取得满意的结果。因此,我们需要找到一种更为简便、可操作性更强、稳定性更高的方法来评估视野前期的青光眼损害。MeenakshiW等人提出通过测量黄斑神经节细胞内网状层厚度(macularganglioncell-innerplexiformlayer,GCIPL)来评估青光眼的损害。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cellcomplex,GCC)包含神经节细胞层、内丛状层及RNFL,而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密度最高,因而测量黄斑区GCC厚度就等于间接测量GCIPL厚度。已有研究表明测量GCC厚度与测量RNFL厚度对青光眼的评价有着一致的灵敏度。本研究的目的就是评估频域OCT测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与黄斑神经节细胞内网状层厚度(GCIPL)的可重复性。

 
该研究入选65名受试者(平均年龄是37.89±15.11岁(10~70岁)进行横断面研究,所有受试者均符合入组条件,并且所有受试者都使用同一台仪器测量3次来得到结果,并进行数据统计。数据的可重复性由同类相关(intraclasscorrelation)、约定范围(limitsofagreement)和变异系数(coefficientofvariation)来定义。研究结果显示患者的RNFL的厚度测量值分别为93.89±9.73,93.63±10.00,and93.55±9.64um,GCIPL的测量平均值为82.90±4.61,82.98±4.24,and83.06±4.36um,两者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2和0.82.同类相关系数显示RNFL和GCC厚度的可重复性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并且将其细化到4个象限时,其结果仍然成立(鼻下象限变异较大,但仍有统计学意义)。RNFL厚度及GCIPL厚度的约定范围(95%置信区间)分别为3.61~4.13um和2.55~2.40um。
 
在仪器的测量方面,GCIPL较RNFL有更好的可重复性和较小的变异性,在大视杯及成像欠清晰的青光眼患者中,黄斑厚度测量可能比视盘周围RNFL的测量更有意义。Takayama等提出,在早期青光眼的患者,最小GCIPL厚度比平均GCIPL厚度更有意义。既往文献提出RNFL厚度减少4um对于青光眼进展有显著的意义,而该小组的研究表明在GCIPL减少至1.88um时提示病情进展。当然该研究仍有不足之处,例如亚临床性黄斑病变可能会影响GCIPL厚度测量;另外,该研究的对象为正常人,因此若将研究推广到青光眼患者中,可能会得到不同的结果。总之,它给了我们继RNFL厚度测量评估青光眼及其进展之后的又一个可能。
 
原文:
 
WadhwaniM,BaliSJ,SatyapalR,AngmoD,SharmaR,PandeyV,DadaT.Test-RetestVariabilityofRetinalNerveFiberLayerThicknessandMacularGanglionCell-InnerPlexiformLayerThicknessMeasurementsUsingSpectral-DomainOpticalCoherenceTomography.JGlaucoma.2014Dec16.
 
短评:
 
青光眼损害的特征是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的丢失。有研究表明,当出现青光眼视野损害时,已有20~40%的RGC丢失,因此RGC的精确测量对于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有重要的作用。由于视网膜含有最大密度的RGC,因此黄斑区成为监测青光眼病情进展的极佳部位。近年来随着频域OCT技术的发展,使得内层视网膜测量成为可能。多项研究表明,黄斑区神经节细胞复合体(主要包含神经纤维层、RGC层和内丛状层)厚度参数类似于视乳头周围的RNFL厚度,具有较好的监测青光眼病情的能力。但如要明确其是否发生病理改变,则需先研究其由于患者、观测者及仪器所造成的测量变异的大小。本研究显示CirrusOCT测量正常眼黄斑区GCIPL厚度的一致性与可重复性较好。该结果为临床测量GCIPL应用于青光眼早期诊断和病情监测提供了重要依据。至于在青光眼和黄斑疾病患者中,该参数的重复测量信度分析仍需进一步的研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