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DI SD-OCT--- ---POAG视盘小凹的新解读
摘要:从1882年Wiethe提出视盘小凹(opticdiscpit,ODP)这一概念开始,关于它的研究就受到了广泛关注。Wiethe认为视盘小凹是视乳头的先天性缺陷,与青光眼的发生发展无关,但近年有研究发现,推测它可能是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表现的一种,对眼压的变化十分敏感,与视盘出血、视野缺损有关。
从1882年Wiethe提出视盘小凹(opticdiscpit,ODP)这一概念开始,关于它的研究就受到了广泛关注。Wiethe认为视盘小凹是视乳头的先天性缺陷,与青光眼的发生发展无关,但近年有研究发现,推测它可能是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表现的一种,对眼压的变化十分敏感,与视盘出血、视野缺损有关。那么,究竟ODP与开角型青光眼的关系如何?它的结构与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表现是否有关呢?
Yun等学者的研究采用加强深度扫描的频域OCT(
EDISD-OCT)深度扫描视乳头及筛板结构,从而更加精准地判断ODP结构。Yun等利用这一特点,对开角型青光眼患者ODP的精细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分析了他们研究小组所选择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样本中ODP的患病率。
本研究观察了475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双眼最佳矫正
视力均≥0.5,除外眼部外伤史、可引起视野改变的视网膜及视神经病变等疾病。检查项目包括视力、眼压、屈光度数、房角镜、间接眼底镜、
角膜中央厚度、视野及双眼立体视盘照相检查,应用EDISD-OCT扫描双眼视乳头建立三维立体图像,对筛板(Laminacribrosa,LC)和筛板前神经组织(prelaminartissue,PLT)的结构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7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至少1只眼存在ODP;ODP更多出现在年龄较大、眼压偏低、存在视盘出血及视野存在旁中心暗点的女性青光眼患者中(P<0.05);EDISD-OCT观察到ODP的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筛板或筛板前神经组织缺损,多位于视盘颞侧周边部;54例ODP患者的视野存在旁中心暗点,特别是有严重筛板组织缺损的ODP与相应部位孤立的旁中心暗点有关(P<0.05)(图1);视盘周边部ODP与邻近的视盘出血显著相关(P<0.01),而与视盘周边视网膜劈裂无关(P>0.05)。
图1ODP与视野上孤立的旁中心暗点。ODP位于视盘颞侧周边部(A)(B),并从C及D两个方向对ODP进行EDISD-OCT扫描,发现本例ODP同时存在筛板及筛板前神经组织缺损(C)(D),Humphrey视野检查也显示了上方孤立的旁中心暗点(E),对应于视盘颞侧下方的视神经厚度变薄(F)。本病例显示视野的改变与ODP的位置有关。
EDISD-OCT确实更利于我们对ODP的结构进行观察。Yun认为开角型青光眼患者存在ODP的概率高于正常人群;ODP的具体结构存在筛板或筛板前神经组织缺损,并且缺损程度决定了ODP的形态多样性(图2);开角型青光眼ODP附近常伴发视野旁中心暗点及视盘出血,但其机制目前尚不明确,需要进一步研究。
图2EDISD-OCT发现ODP的几种不同类型。白色及蓝色箭头分别表示筛板及筛板前神经组织的改变。黄线代表筛板的前后界,蓝线代表筛板前神经组织的表面。A及B表示重度筛板组织缺损:筛板组织前后界连续性完全中断;C、D及E表示轻度筛板组织缺损:筛板组织前界连续性中断,后界完整;F表示筛板前神经组织缺损,但无筛板组织改变。
本研究收集了较多的临床病例,统计结果可信度高,EDISD-OCT检查使我们对视盘小凹的结构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包括:在纳入患者时很难排除先天性及病理性
近视ODP的可能、因视盘局部视神经厚度及血管的影响易漏诊面积小的ODP及缺少对照组进一步研究ODP与相关临床表现的机制。
原文:YunJeongChoi,MD,EunJiLee,MD,BoHyukKim,MD,Tae-WooKim,MD.MicrostructureoftheOpticDiscPitinOpen-AngleGlaucoma.Ophthalmology2014;121:2098-2106.
DOI:http://dx.doi.org/10.1016/j.ophtha.2014.06.005
短评:
EDISD-OCT的研发为眼底疾患的检测提供了更加详细和全面的信息。其在青光眼领域的应用也得到广泛的重视。近十年来,已经发现脉络膜的生物解剖、巩膜的生物力学以及筛板毗邻区域的形态学与青光眼具有相关性。并且,已经利用EDISD-OCT对这些部位进行了大量研究。ODP是存在于筛板毗邻区域的解剖改变,被认为可能与POAG相关。以往的研究手段主要是采用立体视神经照相进行评估。该检测手段受到观察者经验和敏感性的限制,难以更全面和细致地了解OPD的空间结构。因此,也难以回答与POAG的相关性问题。利用EDISD-OCT可以更为清晰和全面地评估ODP的位置、范围以及形态学特点。这不仅有利于我们进一步认知ODP的解剖学特征,也利于更客观地评估其与POAG的关系。本文在这方面的研究结果为我们展示了ODP的不同形态学特征,并且更详细地描述了其与POAG其它结构损害和功能损害的相互关系。研究的结果有利于我们重新认知ODP在POAG发病及病情进展中的地位。至于,ODP是否更多见于POAG以及是否与NTG更为相关,仍需要进一步的大样本对照研究予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