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权威发布 > 中国医师道德准则发布 医患关系有望缓解

中国医师道德准则发布 医患关系有望缓解

2014-06-26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昨日,中国医师协会正式发布了《中国医师道德准则》,明确禁止医生为个人利益推销任何医疗产品或为医药企业做学术推广。

  6月25日,中国医师协会正式对外发布《中国医师道德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准则》共有40条,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基本准则、医师与患者、医师与同行、医师与社会、医师与企业。

  《准则》规范了医师的道德底线,促使医师把职业谋生手段升华为职业信仰;医师应遵从行业自律的要求,以医师职业为荣,笃行中国医师道德准则,赢得社会的尊重,让医学的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

  《准则》明确规定,医师不得因医药企业的资助而进行有悖科学和伦理的研究,不能为个人利益推销任何医疗产品或进行学术推广。《准则》还要求,对于医药企业资助的研究,医生应该在公布、展示研究成果或宣教时声明资助事实。

  此前,媒体频频曝出有关医患关系的新闻,不管是患者殴打医生还是医生不尊重患者导致冲突,都凸显出了医生和患者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医患之间缺乏基本的信任度,医护人员未很好履行告知、照顾义务,双方信任度降低。

  《准则》特别拿出一大章节来就医师与患者作了规定,不因患者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政治关系、种族、宗教信仰、国籍、出身、身体或精神状况、性取向或经济地位等原因拒绝收治或歧视患者。

  另外,医师不应将手术、特殊检查和治疗前的知情同意视为免责或自我保护的举措,更不应流于形式或视为负担,而应重视与患者的沟通和宣教;医师享有对患者处方、治疗或转诊等技术决策的自主权,当患者利益可能受到损害而医师本人无力解决时,应主动通过相关途径寻求解决。

  《中国医师道德准则》还专章规定了医生的社会责任,包括给予急需医疗帮助的人提供适当的医疗帮助并负有专业责任;对社会负有解释科学知识的专业责任,医师应成为公众健康的倡导者、健康知识的传播者和公众健康危险的警示者。

  业内人士指出,当前医患间的不信任,医患矛盾的恶化,需要通过医改保护医生权益,但也需要加强医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和强化,加强医患沟通的培训。此次发布的《中国医师道德准则》相当于是医师的道德底线,是对医生的良心要求。

  在《中国医师道德准则》的基本准则里,我们还看到这样一些字眼:“坚持患者至上,给予患者充分尊重”;“敬畏生命,以悲悯之心给予患者恰当的关怀与照顾”;“维护职业荣耀与尊严,保持良好执业状态”。

  宣武医院神经外科主任、中国医师协会副会长凌峰表示,“医生应学会与在生命过程中最软弱、最痛苦时的病人打交道,赢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合作。”她相信,经过努力,医患关系会回归正常,“患者与医生是同一个战壕的战友。”

  这一次发布的《中国医师道德准则》,不管是医生、患者还是整个社会,都对此给予了比较大的希望,希望《准则》能够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希望医生能够建立起自己的道德准则,让医生这个行业真正地受人尊敬。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