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很多人来说,炎炎夏日的夜宵中,冰镇啤酒与海鲜是不可缺少的美食,作为一个海鲜控,小吴药师光想想满桌海鲜的画面口水都要流下来了。不过,最近我院肾内科突然增加了很多因为贪吃海鲜突发急性痛风或者加重痛风病情的患者。那么本期我们就来聊聊痛风的诱因以及临床上治疗痛风常用药物。
什么是痛风?常见的诱因有哪些?
痛风是一种单钠尿酸盐沉积所致的晶体相关性关节病,与嘌呤代谢紊乱及/或尿酸排泄减少所致的高尿酸血症直接相关。痛风特指急性特征性关节炎和慢性痛风石疾病,可并发肾脏病变,重者可出现关节破坏、肾功能受损,属于代谢性风湿病范畴。痛风的诱因复杂多样,最常见的诱因有饮酒、高嘌呤饮食(尤其是海鲜)、创伤、药物、过度劳累、手术(术后3-5天)等。
痛风的发病进程可分为急性发作期与间歇发作及慢性期,目前临床上治疗痛风的药物主要是通过抗炎以及降低尿酸水平而发挥作用。按照痛风自然病程,分期选用相应的药物进行治疗。
急性痛风发作期:该时期主要以控制炎症反应为主
秋水仙碱(colchicine):秋水仙碱是有效治疗急性发作的传统药物,对症状出现在24h内的痛风急性发作效果较好,绝大多数患者数小时即可见效。对慢性痛风治疗效果不佳。该药主要是通过抑制急性发作时期时粒细胞的浸润和吞噬功能,从而抑制炎症反应,可快速缓解关节组织的红肿热痛,但可引起水样腹泻及便血、脱水、休克等不良反应,故用药时应该密切关注消化道反应。
NSAIDs:NSAIDs为FDA推荐治疗痛风急性期的一线用药,各种NSAIDs均可在24h内明显缓解急性痛风症状,开始使用足量,症状缓解后减量,该类药物抑制炎症效果与秋水效果相当,但不良反应较秋水仙碱较小。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s):该类药物通过发挥强大的抗炎作用对缓解急性痛风有明显的疗效,适用于不能耐受NSAIDs、秋水仙碱或肾功能不全者。单关节或少关节的急性发作,可注射长效糖皮质激素。为避免停药后症状“反跳”,停药时可加用小剂量秋水仙碱或NSAIDs。
对于急性发作期,一定要及早、足量使用消炎药物,症状缓解后减停,急性期不建议一开始就服用降低尿酸水平的药物。
间歇发作期及慢性期:该时期以减低体内尿酸水平而发挥治疗作用,可分为抑制尿酸合成药物、促进尿酸排泄以及促进尿酸分解药物。这部分药物,小吴药师整理了一张表格供大家了解。
抑制尿酸合成药适用于尿尿酸排泄增加者、肾功受损、具有泌尿系结石史以及排尿酸药无效继发性痛风,但该类药物有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因此在使用时也应慎重选择。
促进尿酸排泄药适用于肾功正常或轻度受者、尿尿酸排泄减少者无肾石患者,安全性较尿酸合成药要高。
促进尿酸分解药为新型降酸药,目前国内临床应用较少。
当然,除了药物治疗之外,合理的饮食控制对于预防以及延缓痛风的进程有着重大影响。避免高嘌呤饮食:动物内脏(尤其是脑、肝、肾),海产品(尤其是海鱼、贝壳等软体动物)和浓肉汤含嘌呤较高,鱼虾、肉类、豆类也含有一定量的嘌呤,各种谷类、蔬菜、水果、牛奶、鸡蛋等含嘌呤最少,而且蔬菜水果等属于碱性食物,应多进食;严格戒饮各种酒类,尤其是啤酒;每日饮水应在2000ml以上,以保持尿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