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疾病资讯 > 病人吃勺子吞打火机怎么取?这位来自亚洲最大医院的消化医生的做法亮了!

病人吃勺子吞打火机怎么取?这位来自亚洲最大医院的消化医生的做法亮了!

2018-07-19 来源:医师报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于刘冰熔来说,自己在消化内镜的成长正赶上了我国消化内镜从缓慢到快速发展的时期。内镜技术从1973年开始在国际上从单纯的诊断技术转向了治疗领域,出现了息肉电切、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

“我们要敢于创新,敢于领先,让中国人最先享受到最先进的治疗技术,让中国医生走在世界医疗技术创新的前列。”这是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病医院院长刘冰熔的梦想,也是他一直践行不止的行为准则。

对于内镜技术的创新,他始终大胆地走在前面,发明了多项世界首例内镜术式:世界首例应用可脱离式肠道术野保护气囊行肠腔消毒的经自然腔道内镜手术(NOTES)、世界首例人体经肠道纯NOTES手术、世界首例NOTES保胆手术、世界首例纯NOTES技术经胃异位妊娠治疗术、世界首例纯NOTES技术经胃卵巢囊肿切除术;世界首例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ERAT);大胆革新贲门失弛缓的新型内镜下微创手术POEM,并以其姓氏命名为LiuPOEM;开展内镜黏膜剥离胃减容术,帮患者减重并减轻了糖尿病症状。他连续7年获得黑龙江省卫生厅医疗新技术一等奖,是唯一享此殊荣的专家。

他的技术创新常常引起国内外同行的赞叹。他笑言自己赶上了改革开放的好时期。

最全面的消化内科医生

对于刘冰熔来说,自己在消化内镜的成长正赶上了我国消化内镜从缓慢到快速发展的时期。内镜技术从1973年开始在国际上从单纯的诊断技术转向了治疗领域,出现了息肉电切、内镜下逆行胆胰管造影术(ERCP)。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渐有一批年轻学者、消化内镜的奠基人,学习并引进了ERCP和息肉电切技术。

1991年,刘冰熔硕士毕业后进入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在他的印象里,从他刚开始工作的那段时间,全国ERCP技术的发展都比较慢,且很不平衡,省医院做得比较好,其他医院做得相对差。“还记得第一例息肉电切时,因为是全科的一件大事,大家都围在一起,全神贯注地关注出血和穿孔。”

喜欢新事物的刘冰熔,从1991年就开始接触ERCP技术,但当时科室并没有发展起来。1998年,刘冰熔开始了三年的博士研究生学习,基础研究虽然枯燥,却对其未来科研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毕业后,他被安排开展肝癌介入工作。正是在这个阶段,他几乎全面掌握了内镜下静脉曲张套扎、硬化、放支架、经皮穿刺置管引流(PCD)、经皮经肝胆管穿刺置管引流(PTCD)等技术。

“我做了几乎消化内科医生能做的所有事情,可以说成了全世界最全面的消化内科医生。”回忆起那段经历,刘冰熔甚是欣慰。

想要盖一栋大楼,必先打好扎实的基础。刘冰熔在消化内镜领域的广泛涉猎,使他有了更宽广的思维去思考和创造新的术式。

触类旁通奇思妙想

和他共事过的人都会为他精湛的内镜技术和精巧的思维所折服。

取异物是消化科医生常常会遇到的工作。各式各样的异物,千奇百怪的吞入状况。刘冰熔始终坚信,“只要你能吃进去,我一定也能把它取出来。”

曾有一个女犯人吞掉了一只打火机,下级医生用内镜每每取到咽喉处就因为吞咽反应又掉了回去。若长时间不取出,打火机外壳将被胃液腐蚀,溢出的液体将腐蚀消化道。刘冰熔几经思索,采用医用橡胶手套顺着食道探入,将打火机套进橡胶手套后,回拉手套将打火机取出。现场掌声雷动。

还有一位患者,吃方便面将勺子吞了进去,勺子打折后折点朝里卡在食道里。当时其主治医生尝试了各种常规方法都无法取出,越往外拉勺子越张开,便邀请刘冰熔前往会诊。刘冰熔经过细心观察,发现勺子柄一端有一个孔,于是将圈套器的杆从孔里插进去,不使用内镜,直接用手将其快速拉出,而没有导致黏膜损伤。

在刘冰熔的日常工作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乃至后来他发明的肠道术野保护气囊,破解了经肠道入路内镜手术污染难题,无不体现了他触类旁通的精巧思维。

正如他所说,思路很重要,而这思路来源于坚实的基本功,广泛的涉猎面,以及对于生活的细心观察和触类旁通。

不折不扣的行动派

有了想法,不去尝试,便永远只能停留于想法。而刘冰熔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行动派。

说起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改良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LiuPOEM)的发明还有一段小故事。当时十一国庆节,刘冰熔从天津到北京去看望张宝善教授。其间,刘冰熔突然想到一个问题:POEM术最常见的气体相关并发症,其关键因素是隧道内高压的形成,“然而,为什么一定要做隧道呢?做隧道的目的就是想把肌层切开,其实可以不用做隧道,直接把肌层切开。”刘冰熔的想法获得了张宝善教授的认可。于是,就有了“10月1日想出办法,10月3日开始动物实验,10月8日开展第一例手术,第二年4月在《美国胃肠病学杂志》发表文章”火箭般发明速度的一幕。

可以领跑绝不跟跑

刘冰熔一直非常优秀,长大后,他将这种争先情结转化为国家奋斗的责任心和使命感。他说,为国争光成为实实在在发自内心的愿望,那种追求优秀的情结已融入血液,成为人生的一种动力。

“只会模仿,从不超越,那么你就永远只能跟在别人后面。而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励着我们敢于创新,敢于领先。”这是刘冰熔一直坚持的梦想,并一直为之努力。如今,他带着多项国际领先的技术在各大国际消化病学大会上作报告,也吸引了大批国外学者跟随他学习新技术。

坚定信念往前走

创新之路从来都不可能一帆风顺,失败、困惑、被质疑时刻存在。刘冰熔在做任何事情的时候都会坚持两点信念:一是不把事情想得太难,太难就会连做的勇气都没有;二是不把它想得太容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不可能的,十分耕耘一分收获已是非常幸运。”

NOTES保胆手术、内镜逆行性阑尾炎治疗等常会受到质疑,认为原有的切除胆囊、阑尾更为快捷。

刘冰熔认为,首先自己必须有坚定的信念,再不断改进技术,不断尝试、推广,让更多医生看到实实在在的技术带来的患者获益后,必然会逐渐被人接受。

在开放的平台上施展才华

渴望创新的舞台,渴望用全新的技术为更多的百姓服务。在这样的渴望下,刘冰熔带领团队扎根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郑州对人才的开放和包容,鼓励创新的实际行动,让我看到了它对前进和发展的渴望,这份渴望和进取的精神深深地吸引着我。”他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艘大航母,面临着最好的发展机遇。在这里,我和团队可以施展全部的才华和抱负,为使河南消化事业走上世界前列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对于未来,刘冰熔有很多规划:继续改进和创新技术,继续举办中原国际NOTES大会,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和新技术的推广。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