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医药科研 > 未来人类孤雌繁殖的可能性,雄性是否会灭绝?

未来人类孤雌繁殖的可能性,雄性是否会灭绝?

2018-07-16 来源:OFweek医疗科技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大理石纹螯虾体长平均在35毫米,实验室里甚至发现了长到了103毫米的个体。产卵,每次平均能产300颗卵。雌性龙纹螯虾平均仅50颗卵。哪怕只放一只到野外,就能建立起一个足以胜过本地螯虾的种群。

1990年代中,德国宠物圈里出现了一种新螯虾,品种不明,起源地不明。饲主们一般根据壳纹叫它“大理石纹螯虾”,德国柏林洪堡大学的动物学家格哈德·舒尔茨(GerhardScholtz)试着单独养了一只大理石纹螯虾,她没有配偶,没有藏着此前交配遗留下来的精囊,但她不断产卵,孵出后代。舒尔茨检查发现,这些后代全部是雌性。这是已知的第一种能孤雌生殖的螯虾!

大理石纹螯虾体长平均在35毫米,实验室里甚至发现了长到了103毫米的个体。产卵,每次平均能产300颗卵。雌性龙纹螯虾平均仅50颗卵。哪怕只放一只到野外,就能建立起一个足以胜过本地螯虾的种群。

自从人类诞生以来,男人就在繁殖生育下一代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为他们基因中所特有的Y染色体直接决定着下一代的宝宝是男是女,所以Y染色体也一直被看作是阳刚之气的代表。据澳大利亚解释型新闻网报道,Y染色体可能正在逐渐消失!听起来当真有些惊悚,Y染色体没了,那男人以后会变成什么样?

Y染色体也许是男子汉气概的象征,但这个小小的染色体偏偏不能象征强壮。虽然Y染色体中携带决定下一代是不是男孩(XY)的“钥匙”--SRY基因,但同时它包含的其他基因非常少,并且Y染色体的存在与否似乎也与生命正常运行关系不大。

英国肯特大学的遗传学教授皮特·伊利斯和戴伦·格里芬对于Y染色体消失的论调做了剖析。科学家们普遍认为,Y染色体正在逐步萎缩殆尽直至消失,女性拥有两个完全正常的X染色体,而男性拥有的则是一个正常的X染色体和一个萎缩的Y染色体。如果这种退化趋势一直保持下去,那可能在460万年以后,人类就保不住Y染色体了。

男同胞先别着急,其实在Y染色体是否真的会消失的问题上,科学界目前被划分为“消失派”和“保留派”。“保留派”认为,Y染色体的防御机制能够对其进行挽救。但“消失派”认为,它们所做的一切不过是Y染色体在面临消亡前的垂死挣扎而已。

最近在《PLoS遗传学》上发表的一项研究中,研究人员对来自62个不同男性的Y染色体进行了部分测序,发现存在易发生大规模结构的重组以实现“基因扩增”的倾向,基因扩增是指获得能提升健康精子功能和减缓基因损失的多个基因拷贝。也就是Y染色体也出现了“复制粘贴”的过程,以此让受损基因可以通过拷贝模板得到修复。

蛭形轮虫,一种无性繁殖的淡水无脊椎生物,在大约4000万年前进化到无性繁殖阶段,产下的卵全都是雌性后代。自然界有很多通过无性生殖繁衍后代的动物和植物,如蒲公英。无性生殖现象在无脊椎动物中极其普遍,例如蚜虫,但是许多鱼类和蛙类也是通过无性生殖繁殖。经研究发现,这些生物都是比较低等的生物,普遍进化还不完善

自然界的绝大部分生物体为了适应环境变化都会进化到有性繁殖阶段,以便这个物种能够进化出新的有用基因并且淘汰掉不良或者变异基因。大理石纹螯虾无性繁殖是物种退化的表现,也就是说有性繁殖相比无性繁殖更有利于生物进化。如果人类处于进化的过程,不必担心男性会消失。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