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行业动态 > 住院15天必须出院?广州市人社局否认“医保上限”

住院15天必须出院?广州市人社局否认“医保上限”

2018-07-13 来源:医院管理论坛报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据报道,家住广州的范先生,患有中风后遗症、血管性痴呆、心梗等疾病。从2013年住院至今,“有些医院在病人入院时就会告知能住14天或15天,会问你接下来准备去哪家医院。

“现在到医院看病用药不是医生说了算,而是医保说了算。”真相是……

近日,“金羊网”报道了一则“住院15天必须出院?”的新闻,在医疗界引发热议。

据报道,家住广州的范先生,患有中风后遗症、血管性痴呆、心梗等疾病。从2013年住院至今,“有些医院在病人入院时就会告知能住14天或15天,会问你接下来准备去哪家医院。大部分医院都规定,从该家医院出院后,至少要转两家其他医院,第三轮才能重新转回来。有的医院甚至规定,一年内不能在同一家医院住6次以上”。因此,他在5年内反反复复经历“被出院”的尴尬遭遇。并且,报道的矛头直接指向了争议已久的“医保限额”。

虽然当地卫生部门已经表态:“作为卫计部门,我们非常明确,没有这样的规定,也不允许这样操作。”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也解释称,政策上从来没有“医保上限”一说,医保平均定额是针对整个医院的平均费用,但不排除有医院私下将其平均到每个病人。

但“金羊网”的报道确实也牵扯出了当下的一个现实——在“医保控费”的大环境下,部分医院将“医院指标”下放到各个科室,科室又分摊到各个医生头上,这样的做法屡见不鲜。

为什么要控费?

从2016年开始,原国家卫计委就接二连三地发布文件,从“顶层设计”和“实施细则”两方面对“医疗控费”进行了明文规定,并提出了“全国医疗费用增长幅度降到10%以下”的具体目标。

医保之所以要控费,说白了就是没钱了。近年来,公立医院的医疗费用一直处于快速增长的态势,这不仅“稀释”了国家对于医疗改革的巨额投入,而且也对医保造成了巨大压力,很多地方甚至出现了“医保见底”的情况。

此外,媒体还曾爆出过"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对于长沙市医保的病人除危重的外,只提供门诊就医,暂时不能办理入院就医”的新闻。相关人士透露这主要是“市医保拖欠湘雅医院巨额医保结算款”、“市医保与省级医院的年度医保结算合同没有签下来”等原因造成。湘雅二医院当时也无奈地表示,医院没有能力为市医保病人承担医保报销费用,拒收也是不得已。

从湘雅二医院这个事情上,可以看到现行的医保制度有一些方面不符合实际情况。随着“全民医保政策”的落实,让广大医生、患者头疼的是,现有医保报销额度带来的问题。

指标最终落到医生头上

当然,医院“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既然医保部门给医院定指标,实行医保控费,医院当然也不傻。为方便管理,医院直接将“医保定额”像切蛋糕一样分到科室,科室当然不能科主任背了,也下达到医生个人。最终,这个“锅”还得是医生来背。

虽然对医保部门来说,他们的本意是希望通过新的报销制度限制医疗费用,同时也为防止医保骗保,避免医保浪费,但在药品零加成政策后,不少医院收入下降,谁也不愿意多承担损失。因此,医院也只能把这部分钱转嫁到医生的头上——现在医生不但要看病,还要每天花心思计算医保费用。

以至于不少医务人员都曾经这样吐槽过:“现在到医院看病用药不是医生说了算,而是医保说了算。”

举个例子,一位公立医院的医生曾透露:“遇到过一个胆囊炎患者,本来做腔镜创口小,手术时间短,但是因为单病种,所以就没医生愿意给市医保做腔镜,因为超出费用就是医生承担。”

另一位医生表示,“没有出现手术并发症的话,单纯治这个病的话,钱肯定是够的。但如果有并发症,年龄不同等都会影响付费标准,这让我们在实际操作过程往往陷入两难的境地。”

一位知名的医疗大V也公开吐槽:由于绝大部分病人都有医保,为了控费很多医院已经干脆不进高值耗材了。医保患者有自费比例控制指标,超过了医生要扣奖金。有些东西你想自费医生也不敢答应。

直接影响医生的决策

目前,按病种付费已经全面推开,它的核心目的就是控费,控增长,这与国际上的普遍做法是类似的。而对于医生而言,实行按病种付费后,科室经营绩效的指标必然会发生改变,这会直接影响医生的决策方式及自由度。

作为较早地全面采取按病种付费的地区,三明公立医院对此的反馈不一。据当地媒体此前报道,这种支付方式改革最直接感受到压力的是科室管理者。政策执行后即有人认为按病种付费的支付标准偏低,包括病种变异率的可调控区间,各科室从2%~19%有较大不同。值得注意的是,三明市在推出按病种付费改革的当年,几乎同期调整了公立医院薪资考核制度。

但另一方面,实行单病种付费,“一口价”后,医院费用包干,医生是否会在诊疗过程中尽量节省,甚至偷工减料,以求最大限度地控制费用?既要控制总费用,还要控制自付比例,医疗安全怎么保证?,按病种付费也引发了业内的诸多疑问。

按病种付费监管涉及到整个医疗流程各个环节,同时还涉及到医药成本、耗材成本、医疗收费成本的核算、医疗质量的控制,医院内部管理、服务及内部利益分配等多方面,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

“同一疾病的复杂程度不一样,诊治过程也有较大的个体差异,把握不好容易导致医疗纠纷。”一位公立医院的院长也表示,按病种付费后,医院既要确保医疗质量,又要考虑费用问题,增加了医疗风险,医院的压力很大,弄不好还会出现医院推诿病人的现象。

对于这项改革,业界持谨慎乐观态度。分析人士认为,按病种付费,节余部分用于奖励医疗团队,同样超支部分也要分析原因扣罚相应的医疗团队,这对过度医疗的遏制有积极意义。若医务人员主动去规范医疗行为,自身的医疗技术和水平也将得到有效提高。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