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权威发布 > “撒币”啦!这些药企或将拿到补助

“撒币”啦!这些药企或将拿到补助

2018-06-15 来源:医药云端工作室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CRO,就是医药界的研发外包,好像搞研发的都显得高大上,但其实道理很简单,药企要搞研发,但又不好控制时间、经费以及相关的成本风险,好,你给钱,CRO来帮你。

国家发改委等四部委出台对CRO、CMO领域利好政策:2017年合同金额超过2亿元的相关领域企业可获项目总投资30%左右的资助(金额不超过1亿元)。药明康德、泰格、康龙化成、凯莱英等CRO、CMO很有可能获得国家资助。在鼓励创新药和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背景下,CRO大热,市场潜力巨大。

日前,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组织实施生物医药合同研发和生产服务平台建设专项的通知”,通知带来重大利好:国家给CRO、CMO企业“撒币”了。
 
当然,撒币是要有原则的,“通知”中就指明这钱是要拨给谁:
 
获利企业应为相关细分领域优势企业,具有较强的行业影响力,2017年研发服务合同金额超过2亿元,拥有市场化的公共服务机制和完备的质量保证体系,在相关前沿技术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和积累。
 
同时,拨多少是有上限的:
 
申报生物医药合同研发服务项目的企业应为相关细分领域优势企业,单个项目国家补助资金原则上为项目总投资的30%左右,金额不超过1亿元。
 
CRO领域升温
 
CRO,就是医药界的研发外包,好像搞研发的都显得高大上,但其实道理很简单,药企要搞研发,但又不好控制时间、经费以及相关的成本风险,好,你给钱,CRO来帮你。
 
有业内人士统计过,CRO承担新药研发,可比药企自己来的成本要低、效率要快,时间缩短30%,成本减少40%,有专业人员干专业的事,理所当然地更快更省钱。
 
这既高效又低成本的好事,药企何乐而不为呢?再加上自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政策实施以来,BE试验的公示数量在17年一季度经历了小高峰之后,从17年7月份开始新申报数量持续处于高位,仿制药一致性评价的政策进展进一步促使CRO升温。
 
而反过来说,发改委此时发文“撒币”,正好像是给CRO掉了块馅饼,同时对国内药企亦有助推作用。单从“撒币”的条件:2017年超过2亿元合同收入来看,药明康德、泰格、康龙化成等CRO貌似能够轻轻松松过线。
 
说说国内的CRO们
 
谈到国内CRO,毋庸置疑的要先说“医药界华为”——药明康德。
 
成立于2000年12月,总部上海,是全球领先的制药以及医疗器械研发开放式能力和技术平台公司。致力于向全球制药公司、生物技术公司以及医疗器械公司提供一系列全方位的实验室研发、研究生产服务,服务范围贯穿从药物发现到推向市场的全过程。
 
“一拆三”市值过两千亿
 
近来跟药明康德相关联的就是“涨”。截止至今天发稿日(6月14日),合全药业市值200亿,药明生物市值1057亿(港币),而药明康德市值1044亿,三者合计市值已经超过2000亿。药明康德从2015年美股退市到现在,两年间市值翻十倍。这其中不得不聊一下其“一拆三”的运作模式:
 
第一部分合全药业挂牌新三板。2015年4月3日,药明康德分拆公司合全药业挂牌新三板;
 
第二部分药明生物赴港上市。2017年1月,药明康德旗下子公司药明生物赴港上市,提交上市说明申请书,6月13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
 
第三部分药明康德计划登陆A股,2017年3月,药明康德在官网披露,公司正接受华泰联合证券的辅导。
 
第三部分药明康德“闪电”过会,去年7月,药明康德递交IPO招股说明书,“一拆三”第三幕正式开启。今年2月6日,药明康德发布登陆上交所的预先披露信息,到3月27日通过审核,前后仅耗时50天,是继富士康36天“闪电”过会之后又一IPO排队纪录。
 
据2017年报,药明康德及其子公司的营收均在10亿元以上,是发改委红利的受惠者。
 
泰格医药:“创新型CRO”
 
成立于2004年12月,总部杭州,是一家专注于为新药研发提供临床试验全过程专业服务的CRO。致力在降低研发风险、节约研发经费的同时,提供高质量的临床试验服务,从而推进产品市场化进程。
 
下设33家子公司,在中国内地60个主要城市和香港、台湾、韩国、日本、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等地设有全球化服务网点,拥有超过3200多人的专业团队。泰格医药更因参与130余种国内创新药临床试验,被誉为该领域的“创新型CRO”
 
据年报数据,2017年营收为16.77亿,同比增幅42.80%,营业利润4.21亿,增长达112.68%。据发改委设定的条件,泰格医药同样是发改委红利的受惠者。
 
康龙化成“低调的巨头”
 
市场对于康龙化成报道很少,其为一家美国独资公司,2003年成立,总部于北京中关村,自成立于以来一直专注于小分子药物研发服务,构建了独特的药物研究、开发及生产CRMO服务平台,业务涉及实验室化学、生物科学、药物安全评价、化学和制剂工艺开发及生产和临床研究服务等多个学科和领域。
 
员工总数已经超过1200人,其中博士、硕士比例超过51%,是中国CRO行业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药物研发服务机构,研发领域主要集中在药物小分子有机合成、药物化学、分析化学、研发生物学、药物代谢及动力学、生物分析各个环节,是中国第一家拥有符合欧美GLP临床前毒理学服务能力的CRO企业。
 
据财务数据显示,康龙化成2014-2017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9亿元、11.28亿元、16.34亿元和22.94亿元,4年内收入复合增长率超过40%,对其于泰格比较,国内CRO巨头应属实至名归。
 
近期还有多家上市CRO公司,在市场亦有不俗表现,主要是受到与新药研发、一致性评价等市场因素影响,同时加上政策的大力度倾斜,中国市场潜力不可限量。
 
凯莱英:国内CDMO的领跑者
 
凯莱英是一家国内领先的CDMO(医药合同定制研发生产)企业,2017年营收超过14亿元,该公司主要致力于全球制药工艺的技术创新和商业化应用,为默沙东、辉瑞、百时美施贵宝、艾伯维、礼来等国内外大中型制药企业、生物技术企业提供药物研发、生产一站式CMC服务。
 
2017年,受益于全球创新药研发、销售的增长和国内政策持续利好影响,中国成为全球药品消费增长最快的市场,凯莱英积极布局国内市场,目前已形成包括国内创新药CMC服务、MAH业务、制剂研发生产、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临床试验服务、生物样本检测以及药品注册申报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体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