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药资讯 > 健康头条 > 减肥饮食哪家强?科学家说都一样!

减肥饮食哪家强?科学家说都一样!

2018-04-10 来源:奇点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减肥的要诀就四个字,少吃、多动。要怎么少吃学问还挺大,什么哥本哈根减肥法、苹果减肥法、过午不食减肥法……总的来说就分两大类,要么少吃脂肪,要么少吃碳水。

今天是节后上班第一天,过年七天乐,都~吃~胖~了吗~不管你们胖没胖,奇点糕是胖了,圆润多汁,适合每日食用补充科学知识。

所以!今天我们就来说减肥吧!

减肥的要诀就四个字,少吃、多动。要怎么少吃学问还挺大,什么哥本哈根减肥法、苹果减肥法、过午不食减肥法……总的来说就分两大类,要么少吃脂肪,要么少吃碳水。

那么低脂饮食和低碳饮食,到底哪个效果最好呢?科学家说,它俩可能差不多!

本周的《美国医学会杂志》上,来自斯坦福大学的ChristopherGardner教授团队带来了一项临床试验结果,针对609名超重或肥胖的非糖尿病志愿者,进行为期一年的饮食调整,他们随机接受了健康的低脂饮食(HLF)或健康的低碳饮食(HLC)。12个月之后,两组志愿者体重分别减少了5.4kg和6kg,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这也就是说,不管低脂饮食还是低碳饮食,在减重上的效果是一致的[1]。

研究者还依据志愿者的基因型和胰岛素分泌水平进行了二次分析,结果显示这两种饮食方法也并不会对哪类人特别有效。

记得奇点糕还没出炉的时候,那会儿减肥时兴吃水煮白菜、水煮鸡胸肉、水煮一切(and不加盐);按照近年来的研究,减肥圈有了个新的认识——可能是我们错怪脂肪了,胖都是糖的锅。应运而生的就是各种各样宣称脂肪可以随便吃、只要不吃碳水化合物就好的减肥方法,例如十分极端的阿特金斯减肥法(也就是生酮饮食)。

然而实际上呢,减肥的故事往往都是这样的……“我的朋友按照XXX吃的,效果特好,一礼拜瘦XX斤。我也按XXX吃的,反而胖了。”

那么这是不是说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减肥食谱呢?如果参与脂肪、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基因发生了突变,那么这些人会不会对某种类型的减肥食谱更加敏感呢?天生胰岛素水平高的人是不是少吃碳水更有效呢?

为了搞清楚这个问题,Gardner教授开展了一项大型临床试验,让志愿者随机分组进行健康的低碳或低脂饮食的同时,记录他们相关的基因型和胰岛素分泌水平,试图为胖胖变瘦指一条康庄大道。

研究涉及了609名志愿者,他们平均年龄40岁,没有2型糖尿病,全体超重或肥胖,平均BMI为33,其中57%为女性。根据对PPARG、ADRB2、FABP2三个位点的分析,这些志愿者中224人(40%)属于“低脂基因型”,也就是说他们采取低脂饮食的效果应该更好;180人(30%)属于“低碳基因型”,可能对低碳饮食更敏感。

在为期一年的试验中,这些志愿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专业营养师的指导,进行健康的低脂饮食和低碳饮食。在试验后期,低脂组和低碳组饮食中,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的构成比例分别为48%、29%、21%,和30%、45%、23%,两组都是在人体需求范围内减少了相应营养元素的摄取。

可见不管哪种饮食,总体摄入卡路里都减少了

但是实际上,试验结果却没有我们想象的差别那么大。首先从整体来看,不管是采取低碳饮食还是低脂饮食,志愿者们减掉的体重其实都差不多,在体脂率、BMI以及腰围等指标上也没啥差别。

不过这两种饮食对血脂影响的差异还是蛮大的,采用低碳饮食的志愿者,血浆甘油三酯下降得更多一些。

那么是不是如我们所想的,某些基因型的人会对某种饮食特别敏感呢?遗憾的是,也没有。

研究者把平均分布在两组中的“低脂基因型”和“低碳基因型”志愿者数据分别提取出来分析,结果显示,不管是否采用了“正确”的饮食策略,他们减掉的重量基本没啥差别。

同样的结果也发生在了胰岛素分组上。无论志愿者自身的胰岛素分泌能力如何,他们吃了啥都是一样变瘦的。

哦,说他们一样变瘦可能不太严谨。虽然从试验数据整体来看,健康的低脂饮食和低碳饮食能够让我们变瘦,但是把数据落到个体上,有人在试验中瘦了30kg,就有人反而胖了10kg……

到底为啥这样,研究者还在继续探索,至少从目前的试验结果来看,遗传学解释不了这个问题。研究者下一步准备动用微生物组学、表观遗传学等大杀器,对这次实验的数据再次分析。

好的,奇点糕知道你们不关心为啥瘦只关心怎么瘦。首先,低脂or低碳都可以,加上运动共同制造热量缺口;其次,摄入的能量要健康,可乐虽然低脂但是肯定不健康,而脂肪也有好有坏;最后,虽然要减少摄入,但是千万别饿着,一旦“吃不饱”就很难坚持了。

不多说了,乖乖跑步去!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