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政策解读 > 权威发布 > “新医改”五年:创造“中国解法”……

“新医改”五年:创造“中国解法”……

2017-10-24 来源:医界期刊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新一轮“医改”纠正之前的“跑偏”,重新树立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它着重强调公共医疗的公益属性,并大刀阔斧地在医疗、医药、医保三个领域同时尝试建立各种新制度,确保“三医”联动推进改革,以期彻底破除“以药补医”制度。

  基本医保全民覆盖、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积极探索分级诊疗制度……“新医改”成就举世瞩目。但改革进入深水区后,深层次体制、机制矛盾制约作用日益凸显。

  “让医卫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正在成为现实。”

  日前,国务院医改办相关负责人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已基本实现各省省内异地就医即时结算,基本医疗保险覆盖城乡群众超过13亿人、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取消药品加成。

  研究医疗刑法多年的山东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侯艳芳表示,“医改”是民生工程,直接影响公众生存、生活质量,“医改”成功与否影响社会稳定。我国近5年的“医改”,从寻径探路转向有径可寻,已破解了这道世界性难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中国解法”。

  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明杰说,“中国解法”的提法有一定合理性。它至少揭示了我国医疗体制,从昔日的赤脚医生,到统一建立医生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再到基本医保全民覆盖的转变。“现在,我国医师水平提高了,医疗设施得到了长足发展。”

  “这五年来的‘医改’向社会展示了我国政府彻底根治医疗卫生服务领域弊病的决心及其实施力度。”贵州医科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李晓辉说,现有“医改”成果让群众对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重新树立起信任和信心。它的价值和意义远远超出医疗卫生领域。

  全球进步最大国家之一

  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是全球进步最大的5个国家之一

  “医改难,难就难在它所涉及的利益复杂而广泛。”李晓辉研究发现,“医改”除要在医疗、医保、医药领域做出具有联动性的改革举措之外,还需要对经济、教育、自主创新等方方面面进行同步政策配套和组织实施。“是一个典型的牵一发动全身的系统工程。”

  这尚且不算“医改”触动的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美国3亿多人,财政收入总量相当于我国的6倍,奥巴马政府的‘医改’都那么困难,可见‘医改’之难。但我国已实现了基本医疗全面覆盖。这比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显然还好一些。”王明杰认为,这是中国的伟大创举。

  侯艳芳说,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医改”都是一道难题。这是因为“医改”不仅与当下社会经济状况有关,而且涉及很多历史性问题,还受到公共卫生管理、社会保障制度、人口结构、药品和医疗器械的市场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

  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向社会公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4月7日,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印发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的通知》。这标志着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正式拉开帷幕,即“新医改”启动。

  新一轮“医改”纠正之前的“跑偏”,重新树立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的基本理念。它着重强调公共医疗的公益属性,并大刀阔斧地在医疗、医药、医保三个领域同时尝试建立各种新制度,确保“三医”联动推进改革,以期彻底破除“以药补医”制度。

  李晓辉认为,近5年来,在政府强力推导下,我国2009年确立的“新医改”方针和策略逐步得到落实和实现,并取得了明显成效。这使得“医改”进入了由打好基础转向提升质量、由形成框架转向制度建设、由单项突破转向系统集成和综合推进的新阶段。

  据新华社报道,这5年,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医保人均补助标准从2012年的240元提高到今年的450元。全国已有90%以上地区实现医疗救助与医保一站式结算,报销更加便捷;健康扶贫工程已分类救治贫困患者260多万……

  李晓辉研究发现,这5年来,我国政府对医疗卫生的投入持续增长,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连续下降,目前已达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全民健康覆盖目标,即中低收入国家居民个人卫生支出比例不超过30%;已建立了重特大疾病保障机制。

  目前,我国人均期望寿命从2010年的74.83岁上升至2016年的76.34岁。正是基于上述成绩,全球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公布的报告称,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是全球进步最大的5个国家之一。世界卫生组织也认为,中国“医改”成就举世瞩目。

  医患双方获得感均增强

  我国目前的“新医改”,医患双方获得感均有增强

  “我国目前的‘新医改’,是立足社会经济发展现状进行的具有中国特点的改革尝试,是普惠型、兜底型的民生建设,医患双方获得感均有增强。”侯艳芳认为,我国“新医改”取得了诸多成绩,比如:基本医保覆盖全民,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净化,工作积极性提高。

  “这一轮‘新医改’主要保障基础医疗。”王明杰表示,“新医改”启动以来,我国在较短时间内织起了世界上最大的全民基本医保网,大病保险2015年实现全覆盖,以家庭医生制度建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了分级诊疗制度及符合医疗卫生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

  家住安徽滁州天长市的54岁教师纪士贵,因该市试点确立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制度,改变了先前去南京化疗治疗花费1万多元报销不足50%的困境。在当地天长中医院,同样的化疗方案花4000多元。按照有关优惠政策,他可以享受80%的医保报销比例。

  “在社区看病的最大好处就是省钱省力,不用每次都去大医院排队挂号!”家住上海市闵行区某小区的75岁老人王时香,因患有多种慢性病,常年往返于大医院挂号配药。自上海市推行“111”医疗机构组合签约制度后,王时香看病抓药省事多了,在社区也可以解决。

  “新医改”中,家庭医生被界定为实现“分级诊疗制度”的重要手段。根据《“十三五”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到2017年,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30%以上,重点人群签约服务覆盖率达到60%以上。到2020年,力争将签约服务扩大到全人群,基本实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全覆盖”。

  “这就是所谓的‘家庭医生遍布城乡’。”李晓辉说,根据国家规划时间表,截至2017年,家庭医生制度主要关注基层医疗服务中的重点人群,如慢性病患者、康复期患者、老年病患者、残疾人等。因此,并不是所有人能感受到家庭医生与自身的关系。

  但福建将乐县总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谢汉刚已感受到了“新医改”给自己收入带来的变化。在新一轮“医改”中,福建三明市积极推行“全员目标年薪制、年薪计算工分制”。改革前谢汉刚年薪12万元,2013年涨到19万元。2015年加上特殊贡献奖,年薪达27万元。

  “医改’体现了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医生靠技术、靠服务吃饭,不再仅靠卖药吃饭。”王明杰说,“医院办得好不好,医疗能力怎么样,关键在医生。建立科学的薪酬方案,不但可以让药品回归治病功能、医生回归看病角色,而且利于改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