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的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医卫界别联组会议发言,全国政协委员王承德的一番话,惊倒了会场上许多人。他说:“凡是药都有毒性,越是有毒的药越是好药。”王承德说,中医的毒性药治了许多西医治不了的疑难杂症,他还举了名医张仲景用砒霜为患者治病的例子,认为现在各种管理限制越来越多,使得三分之一的中医毒性药没有了,“(一旦)发生了中药中毒的事,公安法院来管,有你医疗主管部门什么事?”
我相信,公众听到王承德所说的这番话都会吃惊与不解,他为什么这样说呢?其实他是从中医药对毒性药物的定义来谈评价药物管理问题。在中医药界药物的毒性实际是指药物的偏性,这与大众通常理解的毒性概念不同,中医大夫正是利用各种药物的偏性来纠正人体的阴阳失衡,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药物毒性可被专业人员(中医)用来纠正失衡而治病,但要求中用药之人专业水平较高,善于把握用药对象的失衡状况(病情),而且还要掌握好药物的合理剂量,因为用中药治病讲究“中病即止”,要求中医用药火候不能不足,也不能过分。药力不足不能取得疗效,药力过火又会造成新的失衡,说到此,各位不难看出,中医治病就是一个运用各种手段帮助患者恢复平衡的过程。
如何理解王承德所说“越是有毒的药越是好药”?这个问题要另外分析。药物毒性越强并不意味着这个药物就越是好药,因为药物是由人(中医)使用的,用对了症,且掌握好剂量,才能取得良效,否则药物用到患者身上反而会伤害患者,因此,药物本身并无好坏之分,无论药物的毒性大小,用对时就是好药,用错时就不是好药。
【知识扩展】
中医药对中药的毒性概念的认识,古今有很大的差异,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两个方面:1. 1 广义的毒性概念 在古代医药文献中常是药物的总称。如《淮南子·修务训》云:“神农尝百草之滋味,一日而遇七十毒。”《周礼·天宫篇》云:“医师掌医之政令,聚毒药以供医事。”亦有指药物的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如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在《素问》中有这样的记述:“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这是根据药物毒性的大小,把药物分为“大毒”“常毒”“小毒”“无毒”等四类。《神农本草经》把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就是根据药物的无毒有毒来分类的,大体上是把攻病愈疾的药物称有毒,而可以久服补虚的药物看作无毒。有毒的药物用后多有强烈的医疗作用。可见在古代对于“毒”的概念,是广义的。
张子和说:“凡药皆有毒也,非止大毒,小毒谓之毒。”张景岳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药,是以气味之有偏也。盖气味之正者,谷食之属也,所以养人之正气。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也,所以去人之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耳。是凡可辟邪安正者,均可称为毒药,故曰毒药攻邪也。”张氏之论述,进一步解释了毒药的广义含意,并阐明了毒性作为药物性能之一,是一种偏性,以偏治偏也就是药物治病的基本原理。
养阴生津。用于面黄肌瘦,津少口渴,腰膝酸软,食欲不振,头晕眼花,心悸气短,神经衰弱。
健客价: ¥28用于单纯疱疹或带状疱疹感染。
健客价: ¥4.8泻热导滞,润肠通便。用于热结便秘,长期卧床便秘,一时性腹胀便秘,老年习惯性便秘。
健客价: ¥8.5调节三高、提高视力、益智健脑、抗菌消炎。
健客价: ¥138清热泻火,解毒止痛。
健客价: ¥28心绞痛发作的预防性治疗。眩晕和耳鸣的辅助性对症治疗。
健客价: ¥26本品适用于治疗有乙型肝炎病毒活动复制证据,并伴有血清氨基酸转移酶(ALT或AST)持续升高或肝脏组织学活动性病变的肝功能代偿的成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
健客价: ¥49本品为免疫刺激剂,适用于细胞免疫功能低下的下列患者: 1.呼吸道反复感染(气管炎、支气管炎); 2.耳鼻喉科反复感染(鼻炎、鼻窦炎、耳炎、咽炎、扁桃体炎); 3.泌尿系统反复感染; 4.妇科反复感染; 可用于预防感染急性期病症、缩短病程、减轻疾病的严重度、减少反复发作的次数、也可作为急性感染时抗菌药物治疗的辅助用药。
健客价: ¥43.9调节全身代谢,恢复细胞活力,改善心血管功能,健脑健身,延缓衰老,扶正固本。用于冠心病、高脂血症、脑动脉硬化、老年性视力减退。对甲状腺机能减退和慢性老年性支气管炎有辅助治疗作用。
健客价: ¥119清热利湿,凉血止血。用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血尿、肾小球肾炎血尿,泌尿结石及肾挫伤引起的血尿及不明原因引起的血尿,亦可作为治疗泌尿系统肿瘤的辅助药物。
健客价: ¥751.化脓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 2.敏感细菌引起的鼻窦炎、中耳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3.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以及肺炎支原体所致的肺炎。 4.沙眼衣原体及非多种耐药淋病奈瑟菌所致的尿道炎和宫颈炎。 5.敏感细菌引起的皮肤软组织感染。
健客价: ¥6.5高血压病。
健客价: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