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新闻频道 > 医疗服务 > 医患同行 > 协和:一名内科医生是怎样炼成的?

协和:一名内科医生是怎样炼成的?

2015-08-31 来源:健客网社区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协和内科医生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从医学生实习阶段开始,经过3年的住院医培养,通过总住院医评选,担当大内科总值班一年,这是协和内科多数主治医生的成长之路。那么,协和内科医生是如何炼成的呢?

  第一年住院医黄璨

  “刚开始值班很怕……”

  晚上8点。

  黄璨从心内科办公室被叫到病房。一位刚做完心脏冠脉造影几小时的患者喝水时发生呛咳。由于股动脉穿刺,病人的腿需要制动,不能打弯,病人又咳嗽不停,抑制不住的身体震动。在腿部制动的情况下,并不适于变换体位进行排出。

  “呛咳有可能引起误吸,进而导致吸入性肺炎。”黄璨说着到了病房,用听诊器听了听病人的肺部,肺里很干净,病人也没有不舒服。询问得知,患者只是喝了一小口水,而且之前也有过呛咳现象。

  尽管看来没有大碍,黄璨还是决定等内科总住院医生来查房时汇报一下,之前没遇到过类似的情况,她要确保病人万无一失。黄璨说:“医学要层层把关,层层负责。除非自己特别有把握,否则必须向上级请示。一方面是保证临床病人的安全,另一方面也能够帮助上级医师对自己更好的指导”……

  从去年协和医学院博士毕业,到今年7月底,黄璨已经成为协和医院住院医生整整一年。这几天,新入职的住院医就要来了,同学们在微信圈招呼,准备聚聚,“终于完成第一年了”。

  黄璨在成为住院医师一个月后就独立值班了。第一天值班,黄璨从一早开始就拿着病人列表对着电脑看资料,从入院记录、病程记录、用药情况到检查结果、有无生命体征改变,再到床旁反复核实病人的病情,考虑有了问题该如何处理。“刚开始值班很怕,觉得每个病人都会出问题。”黄璨回忆。

  当了住院医师,和做实习同学时有很大不同。黄璨说,实习时对特殊的症状体征、检查结果感兴趣,但是做了住院医,需要负责对病人从入院到出院整个诊疗流程的规划,细致入微到每一天的具体诊疗过程,接触最细致的工作。“医嘱怎么开?检查怎么约?检查前注意什么?比如今天要做检查,我是不是要备个氧气瓶呢?”

  做住院医,危急情况出现时,需要很快处理,既要协调兄弟科室来帮忙,又要及时有效地与病人家属沟通。“处理临床工作的流程和思路更重要。对疾病的理解贯穿于流程之中,冷静的头脑更为重要。”

  黄璨说,第一年做住院医,总是怕出问题慌在那儿不知道怎么办。她便不停地看书学习、一遍遍加深印象。“医生是培训周期非常长的职业,常学常新”。尽管有总值班和上级大夫作为后备保障,黄璨还是不断要求自己,在出现危重病情变化时先作出自己的判断以及下一步诊疗方案,再向上级大夫请示是否正确。“要勇于承担责任,参与决策,因为迟早是要独当一面的。”

  这一年几乎没有休过完整的双休日

  在感染科“转科”时,黄璨收治了一名中年男性病人,起病时剧烈胸痛,之后胸腔积液伴有发热,病程一个月。外院考虑是心绞痛可能性,做了三次冠脉造影,却没有见到明显异常,又怀疑结核,但抗结核治疗无效,来到协和医院后,以发热待查收治住院。病人的病史中有血色素明显降低,黄璨觉得很奇怪,看似与患者的胸痛没有太大关系。

  “急性发作的胸痛,首先要排除四种致命的疾病:主动脉夹层、气胸、肺栓塞、急性冠脉综合征。”黄璨想起讲课时强调的内容。在排除了其他几种疾病后,黄璨高度怀疑患者是主动脉夹层。一般来说,主动脉夹层会很快死亡,但病人的病程已有一个月之久,便被忽略了。她开始反复询问患者起病时的表现:起病的急缓、疼痛的部位、是像针扎一样疼痛、撕裂痛,还是像胸口有大石一样的压榨感?她问患者,如果把你人生中最疼的感觉打10分,这是几分?

  在询问了诸多细节后,患者告诉黄璨,在剧烈胸痛时,背部也疼。黄璨拿外院的CT片看,觉得主动脉的结构有些异常。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脉随时有破裂的风险。黄璨立即决定给患者做了主动脉CTA(CT血管造影),并向上级大夫请示。上级大夫同意黄璨的看法。CT结果显示,主动脉两处撕裂,于是立即组织胸外科、血管外科、心脏外科多科会诊。

  黄璨觉得,能够诊断还是基于临床基本功,有一个冷静的头脑理清思路。“都说女大夫是女汉子。你必须当机立断给个判断,让上下级都对自己信赖。你不能说我先哭会儿。”黄璨笑着说。

  做住院医一年,因为每隔三四天就要值一个24小时的班,黄璨白皙的皮肤开始长痘。“永远不会有哪一天特别放松。”黄璨说,自己一年都几乎没有休过完整的双休日,周末总是会跑过来看看自己的病人。

  身为年资比较低的内科医生,黄璨也有着自己的困惑。她的第一个病人去世时,她特别难过。“当病人危在旦夕,身边陪伴他的一定是医生和护士。”黄璨说,她一个小时查看一次病人的病情,也没能挽留住病人的生命。尽管是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了这个阶段,黄璨还是很难过。她不断地问自己:“为什么这样?是不是我做得不够好?我为什么没有更早地判断?”黄璨觉得做内科医生有时很煎熬,慢性疾病的过程,想用自己的力量去帮助患者,有时很难逆转。

  有时疑难的病例最终诊断清楚了,兴奋过后,黄璨会想,有什么高兴的呢?只是向死亡更近了一步。

  “诊断是一回事,但是经常会是一个悲伤的故事。医生在这个时候很无助,能够处理和治愈的疾病是很少的。”

1 2 3 4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