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护理 > 糖尿病护理 > 为糖尿病诊治常见误区“拨乱反正”

为糖尿病诊治常见误区“拨乱反正”

2019-09-05 来源:平遥梁永茂诊所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清晨血液黏稠度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高,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间。糖尿病患者(尤其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者)应把清晨到上午9点作为自己运动的“戒区”。

运动误区

1:运动量越大越好

适量运动可产生降低血糖、降低血脂、减轻体重的效应。但过量运动也会带来相应的损害,例如低血糖、心脑血管事件、肌肉酸痛等,不但起不到控制血糖的目的,还可能升高血糖。因此运动应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贵在坚持。运动前应进行专业评估,根据病情决定运动的形式和运动量。

2:平时没有时间,周末突击活动的“周末运动者”

运动贵在坚持,经常运动才能达到提高胰岛素敏感性的作用。每周至少运动3到5次,避免平时不活动。

不要用没时间作为不运动的借口。运动无处不在,其实站着看电视、走路去超市、骑车去上班、和家人一起去博物馆、运动员等都是运动。所以,选择一种感兴趣并且利于长期坚持的运动形式,从现在开始行动起来,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

3:清晨起床空腹锻炼优于暮间运动

首先,空腹锻炼易发生低血糖,且清晨尤其在太阳未升起时,地表空气微粒杂质多,污染严重,不适宜外出。

其次,清晨血液黏稠度高,血栓形成的危险性高,是心脑血管病的高发时间。糖尿病患者(尤其并发心脑血管疾病者)应把清晨到上午9点作为自己运动的“戒区”。

黄昏是体育锻炼的理想时间,因黄昏时人的心率、血压最平稳,嗅觉、听觉、视觉、触觉最敏感,人体应激能力是一天中的最高峰;黄昏时体内化解血栓的能力也能达到最佳水准。因此,推荐糖尿病患者晚餐后锻炼。

4:做家务很累,不用再运动了

家务劳动虽然繁琐、累人,但以局部精细操作为主,实际上运动强度很低,消耗的热量不多,所以虽然比完全不活动要好的多,但家务劳动不能代替运动锻炼。

用药误区

1:只要按时服用降糖药就行

当糖尿病患者在医生的指导下有了适合自己的降糖方案后,血糖通常控制到了一个理想的水平,但是血糖的控制是终身的,随时会因为某些情况出现波动,例如发生较严重的感染、精神压力过大、运动和饮食不当等,均可造成血糖过高或过低。因此,要求我们在规律用药的同时,还需定期监测血糖,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方案及生活方式,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受凉、感冒等,长期稳定的控制好血糖。

2:凭感觉服药,不复查

有些糖尿病患者会根据自觉症状自己来判断血糖控制情况,若感觉症状不太明显或自觉明显好转,就自行停药或减药。而实际上单凭自觉症状来评估血糖控制的好坏并不准确,糖尿病是慢性疾病,血糖会随着很多因素变化。有些患者不注意监测血糖、不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等相关指标,自认为一直没间断治疗,结果却出现了并发症,实际血糖控制情况尚不清楚。而有些药物,例如磺脲类药物,虽然一开始能有效地控制血糖,但在用药1~3年左右可能会出现继发性磺脲类药物失效,为避免出现此类情况,需要适时调整用药方案。

监测血糖、定期复查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相关指标以及进行血管神经等并发症筛查,可以了解病情控制情况以及临床治疗效果,临床医师可以根据化验结果及时的调整降糖方案,更好地控制血糖。另外,由于老年人发生低血糖的原因较多且部分患者存在认知障碍,使得老年人低血糖相关痴呆发生率增加,因此对于有认知障碍的老年人常规筛查血糖及相关并发症显得更为重要。

3:口服降糖药会损害肝肾功能,应尽量避免使用

虽然确实有部分降糖药会对肝肾功能造成一定影响,例如引起肝脏转氨酶的升高以及胆汁淤积性黄疸等,但总体而言口降糖药是安全的,对肝肾的影响很小。医生在给糖尿病患者进行用药指导时,通常会进行肝肾功能等系统的检查,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药物,患者也需定期复查肝肾功能。人的肝肾有很强大的解毒、排毒能力,若过分担心降糖药物对肝肾的损害而拒绝使用降糖药物实在没有必要。

目前指南推荐,如果没有禁忌症并且能够耐受,二甲双胍应是2型糖尿病患者的首选起始治疗药物。而对于老年患者,存在严重肾功能不全或严重心力衰竭时禁用二甲双胍;由于会增加充血性心衰以及骨折的发生风险,老年患者应慎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

4:服药时间与进食无关,漏肤药物要补服

目前临床上的口服降糖药主要有磺脲类药物、非脲类促泌剂双胍类、噻唑烷二酮类、a糖苷酶抑制剂等,每类药物的作用机制都不同,从而服药时间也不同,不能全都饭前或饭后服用。否则达不到降糖效果,甚至可能发生低血糖。磺脲类药物常须在饭前服用,a糖苷酶抑制剂须与第一口饭同服,双胍类药物可在进餐时或饭后服用以克服胃肠道反应。另外,有些患者认为偶尔漏服一次、两次药物没关系,事后补服药物就行了,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降糖方案制定后,患者应坚持服药,一旦出现漏服药物情况,不要盲目补服,可以监测当时的血糖情况酌情处理。

5:降糖越快越好

许多患者当得知自己患有糖尿病或发现血糖较高时往往情绪较为紧张,为了将血糖迅速降下来,往往多种药物联合、超剂量服药或注射胰岛素,这样不仅使药物不良反应增加,更容易矫枉过正,诱发低血糖。而一般情况下血糖升高是逐渐发生的,初期往往不易察觉,一旦超过人体的耐受能力察觉到症状时血糖升高可能已经持续一段时间了,如果此时迅速将血糖降至正常,人体可能无法马上适应。血糖达标并不是糖尿病治疗的唯一目标,安全、稳步降糖才是关键。血糖控制在于不造成低血糖的情况下持久、稳定的将血糖控制达标。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