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关注 > 相关新闻 > 代谢综合征的认识还乱成一团?该省省力了代谢综合征的认识还乱成一团?该省省力了

代谢综合征的认识还乱成一团?该省省力了代谢综合征的认识还乱成一团?该省省力了

2018-01-05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代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这些代谢异常包括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这些代谢异常紧密相连,恶性循环,互为因果,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

   代谢综合征(MS)是多种代谢成分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这些代谢异常包括糖耐量减低或糖尿病、中心性肥胖(腹型肥胖)、脂代谢紊乱、高血压等。这些代谢异常紧密相连,恶性循环,互为因果,严重影响患者健康及生活质量。

 
  代谢综合征发病情况
 
  MS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MS的发病率正在迅速增加。美国以ATP-III标准对8814例20岁以上美国人进行了MS患病率调查发现,年龄未校正和校正后MS的患病率分别为21.8%~23.7%。中国人群尽管肥胖程度不及西方,但MS患病率超过14%,且中国人中腹型肥胖及脂肪分布异常更显著。
 
  年龄增加和拉丁族裔与代谢综合征风险相关。年龄大于50岁的糖尿病患者,86%存在MS(Alexander)。至今尚无明确病因,但胰岛素抵抗、缺乏运动、年龄和饮食不均都是危险因素。男性MS的患病率高,除了性激素因素外,可能与男性超重、腹型肥胖及高TG血症有关。
 
  临床特征
 
  MS是一组复杂代谢紊乱群,其病因与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主要有3种可能:肥胖和脂肪组织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一些独立危险因素的共聚遗传和环境因素都在其中发挥作用。
 
  危险因素及诊断
 
  符合以下特点的患者为代谢综合征高危人群:①≥50岁以上者;②有1项或2项MS组成成分但尚不符合诊断标准者;③心血管病、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痛风、多囊卵巢综合症及各种类型脂肪萎缩症者;④有肥胖、T2DM、高血压、血脂异常,尤其是多项组合或MS家族史者。
 
  MS目前尚无一致认同的诊断标准。这是各家研究MS的结果间尤其是患病率、发病率等难以进行比较的原因。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和美国心脏协会(AHA)同意以下定义;然而腰围的标准随种族和组织而不同。必须至少符合以下5项中的3项:
 
  1.空腹甘油三酯≥150mg/dl(1.7mmol/L)或经药物治疗。
 
  2.HDL-C下降:女性<43mg/dl(1.1mmol/L),男性<40mg/dl(0.9mmol/L)或经药物治疗。
 
  3.空腹血糖升高≥100mg/dl(5.6mmol/L)或经药物治疗。
 
  4.血压升高:收缩压≥130mmHg或舒张压≥85mmHg,或经降压药物治疗。
 
  5.腰围增加:随种族和组织不同。
 
  综合干预治疗
 
  MS防治的主要目标是改变MS的自然病程,阻止或延缓其向临床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进展。干预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和环境因素的改变和必要的药物治疗,以全面控制各项代谢危险因素。
 
  生活方式改变:饮食和运动的效应可能是独立于体重下降之外的影响因素,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的改善。控制饮食总热量摄入,调整饮食结构,减少脂肪摄入。提倡持续时间较长的有氧运动。鼓励患者在6~12个月之内减少7%~10%的体重。
 
  药物治疗的目的是减轻MS的单独成分,如高血压、高血糖和血脂紊乱。Framingham风险评分可用来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10年风险,可指导药物治疗。在存在中度风险的人群中可考虑预防性使用阿司匹林。
 
  胰岛素抵抗是MS重要的发病机制。双胍类和格列酮类药物分别从不同机制增加组织胰岛素敏感性。他汀药物及贝特类药物可用于血脂控制。有高血糖及糖尿病的患者应按高血压及糖尿病防治指南来进行防治。选择降糖药时应根据胰岛素抵抗及β细胞功能缺陷程度及两者之间关系来决定。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