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糖尿病频道 > 糖尿病常识 > 病因 > 糖尿病患者的“非正规”死亡(二)

糖尿病患者的“非正规”死亡(二)

2017-09-03 来源:糖尿病天地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现实中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完全是因为“无知”,如果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完全是可以预防或避免的。快过年了,这个看似沉重的话题不是为了给大家添堵,而是希望成为逆耳忠言,让广大糖友们拥有平安,去享受节日的快乐。

   现实中有很多糖尿病患者的死亡完全是因为“无知”,如果具备了足够的知识,完全是可以预防或避免的。快过年了,这个看似沉重的话题不是为了给大家添堵,而是希望成为逆耳忠言,让广大糖友们拥有平安,去享受节日的快乐。

 
  5都是血糖仪惹得祸悲剧发生地:江苏
 
  2007年大年初二,市民陆先生夫妇到岳母家拜年。考虑到岳母胡奶奶已经70岁又患糖尿病多年,陆先生就给她买了台血糖仪。看到这个礼物,胡奶奶很高兴,心想随时可以知道血糖数值了。此后几天内,胡奶奶天天用血糖仪测试,但血糖总是测得高,不由心里焦急起来。由于忌讳春节出门看病,她就暗自给胰岛素加了量,还将饮食量减了下来,结果经常感到周身无力、阵阵出虚汗。
 
  大年初十的上午,胡奶奶的老伴听到卫生间“轰”的一声,他连忙去看,发现老太太面色苍白地躺在地上,后脑勺下还有一摊血。老爷子连忙和邻居把老太太送到附近医院。经检测,胡奶奶血糖只有2.6毫摩尔/升。经过抢救,胡奶奶终于转危为安。
 
  原来,陆先生送给岳母的血糖仪是年底在路边促销活动上买来的,比正规商店便宜许多。他当时考虑到价格便宜,就买了下来,没想到,这不准的血糖仪却让岳母吃了苦头。—《南京晨报》
 
  自我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护理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做好血糖监测,必须先拥有一台可靠的血糖仪。现在市面上销售的血糖仪,准确度基本上都能满足检测需求。当然,也不能完全排除个别血糖仪的质量确实有严重缺陷。
 
  因此,糖尿病患者一定要选对适合自己的血糖仪,而且还应掌握如果正确使用、校对和护理血糖仪。只有这样,才不会让血糖仪反而帮倒忙,“干扰”血糖控制甚至危及生命。
 
  6追求刺激过了头悲剧发生地:国外
 
  迪斯尼乐园中的过山车、海盗车之类的游戏带给人们无比的惊险和刺激。游戏设施本身发生危险的可能性非常低,但是游戏带给人们的感官冲击却有可能是致命的。近年来不时看到有人在经历了这类游戏之后死亡的报道。2005年2月13日,一名身患糖尿病和轻微中风的77岁老妇人在魔法王国的"加勒比海盗"游戏结束后失去知觉,随后死亡。—《中国日报》
 
  现在,游乐场中通常会有这样的警示:为了安全起见,您应该处于健康状态,没有高血压、心脏病、背部或颈部疾患、运动病(运动病是指伴随着运动,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肠胃不适、食欲低下、头痛、面色苍白和血压变化等一系列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的反应症状。——本刊注)或其他会因冒险经历而加重的健康问题。妊娠妇女也不应尝试这类游戏。
 
  如果你患有糖尿病,在进行象过山车这类刺激性活动之前,一定要向医生咨询有哪些需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尤其是当你拥有一个容易恶心呕吐的胃的时候。
 
  过山车确实可以给人带来很多乐趣,但是对于某些人来说,这种快速的起伏和翻转会令胃感到非常不适。当糖尿病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后,应立即检测血糖,发现低血糖及时治疗。总之,追求刺激一定要“量力而行”,健康和生命才是最宝贵的。
 
  7情绪激动竟致命悲剧发生地:上海
 
  在租借公平路某底楼的第一天晚上6点半左右,顾老伯来取物,错按了张家的门铃(两个门铃左右并排),与张家兄弟发生争执。顾老伯回家后不久发生昏迷,送至医院抢救。数月后顾老伯因脑水肿、脑梗死而死亡。
 
  顾老伯家人起诉要求张家两兄弟赔偿。顾老伯家人称,顾老伯虽身患糖尿病,但已控制,当时身体健康。由于被告态度恶劣,与其争执并殴打,造成情绪激动,诱发脑梗塞,最后引起死亡,被告存在过错。张家则辩称,顾老伯错按门铃,自己开门后,顾老伯脾气急躁,门弹在被告脸上,因此发生争执。顾老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由此引起脑梗塞,与争吵、情绪激动无关。
 
  经鉴定,顾老伯本次脑梗死的发作是在自身所患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的基础上,由本次争执事件过程中产生的情绪激动等精神刺激所诱发的,两者在时间上存在连续性,符合该疾病发生、发展的病理生理学演变规律。法院认为,顾老伯发生脑梗塞的主要原因是其基础疾病高血压、糖尿病,但与被告发生纠纷存在间接因果关系,故被告应酌情承担原告损失。—《新闻晚报》
 
  生气会给人带来生理和心理的双重伤害。人们常说的“气大伤身”其实就是这个意思,著名的诸葛亮三气周瑜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生气、愤怒、急躁等过激情绪都属于应激,不仅会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还会诱发心梗、卒中(中风)等严重问题,甚至危及生命。来自哈佛大学的研究发现,仅仅生一次气就可以使心律失常患者两小时内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显著增加。著名的《卒中》杂志曾刊登过一项研究,该研究发现,爱生气的人更容易发生卒中,原因可能是因为生气会引起血压升高,血管收缩等有害变化。
 
  糖尿病患者大多存在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脑血管病变,因此,更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避免生气、大怒等过度激动的情绪。为了避免生气,糖尿病患者不妨试试以下四种方法:一是躲避,退一步海阔天空;二是转移,眼不见心不烦;三是释放,和大禹治水是一样的道理;四是控制,忍一时风平浪静。
 
  8在性爱中猝死悲剧发生地:国外
 
  日本著名法医上野正彦早在1989年就曾出版过一本名为《听听尸体怎么说》的书,其中提到一个案例:一名患有糖尿病的中年男子,对着妻子说糖尿病令他不能勃起,但他最终却死在时钟酒店里。其实,有关性爱中发生猝死的报道近年来时常可以看到。
 
  性爱原本是令人愉悦的事情,但是有些人却因为性爱而丧命。这是因为在性爱过程中,人体交感神经兴奋性提高,致使血管收缩,血压上升。对于年龄较大,身体较胖,或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等疾病的患者来说,就可能出现因血管破裂而猝死的情况。这种情况尽管大多发生在男性身上,但在女性中也可能发生。
 
  研究发现,除了上述基础疾病以外,其他一些因素也可能诱发性爱中猝死,如婚外性行为、滥用刺激性欲的药物、过度疲劳、酒后性交等。
 
  随着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预期寿命逐渐增加,老年人越来越多。然而,老年人同样需要性生活。因此,为了拥有安全的“性福”,年龄较高、伴有糖尿病及心脑血管疾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应节制性生活,次数不要过频,动作不要太剧烈。糖尿病患者在进行性行为前应充分休息,不要随意服用药物(尤其是各种“春药”),也不要过量饮酒、吸烟或饮用含咖啡因的饮料,使自己保持放松状态。此外,由于性生活会消耗大量能量,糖尿病患者有可能会出现低血糖。因此,在进行性生活之前,糖尿病患者还应该适当减少降糖药物用量或事先补充一些食物。
 
  如果糖尿病患者在性爱过程中出现头痛等不适症状,需要立即停止性爱,性伴侣除了要立即帮其检测血糖,还应确保其呼吸通畅,如果血糖并不低,就需要立即拨打120急救。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
手机糖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