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精选文章

教你认识11种药疹

多形性红斑:可由药物引起的多形红斑,其皮疹特点为圆形或椭圆形水肿性红斑或丘疹,似豌豆大至蚕豆大,中央常有水疱,边缘带紫色,对称性发生于四肢,常伴有发烧、关节痛、腹痛等,严重者可引起粘膜水疱的糜烂、疼痛。

过敏体质 为何不可吃芹菜?

晒伤单纯属于日晒的伤害,当皮肤暴露于强紫外线下,出现红斑、疼痛、水肿,皮肤触痛和大泡。而光敏性皮炎是一种过敏性皮肤病,简单地说,发病原因是因过敏体质的人吃了光敏性食物,又接受了光照,引发过敏反应,发生了光敏性皮炎。

最新发布
2017-04-09

分子靶向抗肿瘤药物的皮肤不良反应及处理

胞内相关药物包括RAS-RAF-MEK-ERK通路抑制剂、PI3K?AKT-mTOR通路抑制剂、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剂等

2017-04-09

肢端型黑素瘤与NRAS基因

收集经病理确诊的55例肢端型黑素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提取其石蜡包埋组织及15例色素痣石蜡包埋组织DNA,采用PCR及DNA直接测序法检测NRAS基因突变。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

2017-04-09

熊果酸:治疗银屑病的新策略?

熊果酸能够降低IFN?γ刺激的HaCaT细胞IL?33的表达量,其机制可能与调节ERK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标签: 熊果酸 肿瘤 蛋白 
2017-04-09

抑癌基因HINT1启动子甲基化与黑素瘤

HINT1在黑素瘤组织中低表达,其机制可能与启动子区发生高甲基化有关;HINT1启动子区高甲基化可能参与黑素瘤的发生及发展。

标签: 黑素瘤 色素痣 HINT1 
2017-04-09

骨肉瘤皮肤转移一例

骨肉瘤的皮肤转移极为罕见。有研究认为,肿瘤的皮肤转移往往比原发病灶更容易发现,这种通过无瓣膜的静脉循环传播,比肿瘤在快速成长和复发时速度更快,故骨肉瘤皮肤转移患者往往已经发生了全身转移,提示预后较差。因此骨肉瘤的皮肤转移,可视为广泛性转移的一个先兆,也可以作为预后不良的判定指标。

标签: 骨肉瘤 肿瘤骨 阳性 
2017-04-09

TCRγ基因重排检测对副银屑病患者有意义吗?

20例副银屑病患者皮损中,7例TCRγ基因重排阳性。11例外周血标本中,3例TCRγ基因重排检测阳性,其中2例皮损检测亦阳性。皮损及外周血TCRγ基因重排与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类型均无关,而皮损TCRγ基因重排阳性与MF相关不典型表现有关。20例患者平均随访(44.85±18.48)个月,1例进展为MF,2例痊愈。

2017-04-09

PD-1/PD-L1会抑制尖锐湿疣患者的细胞免疫吗?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尖锐湿疣患者和2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表面PD-1及其配体PD-L1的表达及CD4+、CD8+T淋巴细胞计数,并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FN-γ的水平。

2017-04-09

中成药治疗寻常痤疮专家共识

中成药治疗寻常痤疮在临床得到广泛认可,但部分临床医师由于中医理论知识不足,不能准确合理运用中成药,不仅造成中成药的误用和滥用,而且还会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危害。

2017-04-09

AGE对光损伤皮肤成纤维细胞的CatD有影响吗?

AGE可升高未接受UVA照射的皮肤成纤维细胞CatD表达和活性,但AGE却抑制UVA照射上调的CatD表达和酶活性,这种抑制的机制尚待深入研究。

2017-04-09

皮脂腺瘤31例临床病理分析

皮脂腺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查抗上皮膜抗原抗体、抗雄激素受体抗体和D2?40的组合有利于与其他肿瘤鉴别。但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或许不能完全反映皮脂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待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