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皮肤频道 > 皮肤疾病 > 其他 > 皮脂腺瘤31例临床病理分析

皮脂腺瘤31例临床病理分析

2017-04-09 来源:中华皮肤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皮脂腺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查抗上皮膜抗原抗体、抗雄激素受体抗体和D2?40的组合有利于与其他肿瘤鉴别。但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或许不能完全反映皮脂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待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皮脂腺瘤是一种起源于皮脂腺的良性肿瘤,又称皮脂腺上皮瘤。Troy和Ackerman推荐用皮脂腺瘤取代皮脂腺上皮瘤以更好地区别皮脂腺增生、皮脂腺腺瘤和皮脂腺癌。顾黎雄等回顾分析31例皮脂腺瘤的临床资料、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结果,探讨其临床及病理学特点。

  31例皮脂腺瘤中,男9例,女22例,年龄(53.90&plusmn;15.40)岁,病程(9.41±13.75)年,皮损位于面部者最常见,形态为丘疹,颜色分别呈红色、黄红色、正常肤色、淡褐色,大多无明显自觉症状。组织病理检查显示,肿瘤位于真皮内,所有肿瘤组织结构对称,其中9例与表皮相连。肿瘤细胞为基底样细胞及少许成熟皮脂腺细胞和部分过渡细胞,26例肿瘤组织中偶见成熟皮脂腺细胞(<1%),2例成熟皮脂腺细胞<20%,3例成熟皮脂腺细胞占20%~40%。5例部分区域偶见核分裂象。1例合并小汗腺汗孔瘤。31例均可见数量不等的导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上皮膜抗原在皮脂腺瘤导管及成熟皮脂腺细胞全部呈阳性表达,上皮抗原在所有皮脂腺瘤中均不表达,20例皮脂腺瘤的导管癌胚抗原阳性,24例雄激素受体阳性,28例D2?40阳性。

  总之,皮脂腺瘤的诊断主要依靠组织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检查抗上皮膜抗原抗体、抗雄激素受体抗体和D2?40的组合有利于与其他肿瘤鉴别。但是,本研究样本量较小,或许不能完全反映皮脂腺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有待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