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子宫内膜癌的四大早期症状

生活中人们一说到癌症在许多人看来那就是无药可救的了,因为癌症的早期一般没有太明显的表现症状,所以很难被发现,说到女性患子宫内膜癌如果及时发现,还能及时的治疗,所以平时女性朋友要多留意自己的身体变化状况

宫颈癌晚期还能活多久

由于早期的宫颈癌症状并不明显,所以很多宫颈癌患者发现时已经是中晚期了。中晚期宫颈癌的治疗难度比较大,而患者的心情也肯定备受影响。那么,宫颈癌晚期还能活多久?

最新发布
2017-04-04

美专家呼吁加强宫颈癌筛查 HPV检测、巴氏涂片检查或两者联合筛查均可

作为美国获批上市的4种HPV检测法中的一种,CobasHPV检测法可识别14种HPV高危亚型的DNA,包括HPV16和HPV18,这两个亚型与70%的宫颈癌有关。

标签: 宫颈癌 癌症 HPV 
2017-04-03

宫颈癌人群筛查可降低宫颈癌死亡率

宫颈癌筛查模型包括独立的三个模拟模型,其一是通过NBCCEDP项目筛查的模型,其二是通过其他筛查项目进行宫颈癌筛查的模型,第三个模型为不参与任何宫颈癌筛查项目的女性设计。

2017-04-01

宫内节育器与子宫内膜癌风险的汇总分析

宫内节育器(IUDs)作为一种长效可逆的避孕方法,可引起子宫内环境免疫及生化方面的改变,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癌风险。研究者们通过对来源于子宫内膜癌流行病学联盟的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对此关系进行阐述。

2017-04-01

一剂疫苗或能防治宫颈癌长达四年

接受两次疫苗接种和一次疫苗接种的妇女的HPV16GMT分别是对照组的24倍和9倍。接受两次疫苗接种和一次疫苗接种的妇女的HPV18GMT分别是对照组的14倍和5倍。

标签: 宫颈癌 疫苗 接种 
2017-04-01

HPV检测:宫颈癌筛查的重要手段

巴氏涂片是通过采取宫颈上的细胞,在玻片上固定和染色后,由细胞学专家观察细胞的变异并进行评估。该法作为宫颈癌筛查的一种手段被许多国家使用。

2017-03-30

JAMA 临床指南:宫颈癌筛查

数十年来,宫颈癌筛查系通过在宫颈上皮移行带取细胞进行的细胞学检查(巴氏涂片检查)。最近,HPV检查也成为筛查方法的一部分,HPV是与大多数宫颈癌发生有关的病原体。

标签: 宫颈癌 病原体 癌变 
2017-03-27

HPV感染及生殖道炎症和宫颈癌

HPV是双链环形DNA病毒,目前发现超过180种HPV亚型,有约40种为肛门生殖道感染亚型,有15种可能导致肛门生殖道恶性肿瘤,被称为高危HPV。

2017-03-27

增加咖啡摄入或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

那些每天喝三杯咖啡(750g/d)的女性比那些喝不到一杯咖啡的女性,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相对较低(19%)。除咖啡外,总脂肪、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磷、黄油、酸奶、奶酪和土豆也会影响子宫内膜癌的发病风险。

2017-03-27

宫颈癌手术治疗的相关问题

我国子宫颈癌的发病现状不容乐观。每年有新发病例约13.15万,占世界宫颈癌新发病例总数的28.8%。2008年我国宫颈癌发病率为12.24/10万;死亡率为2.64/10万。我国平均每天有360余人诊断为宫颈癌,90人/天死于宫颈癌。

标签: 宫颈癌 手术 附件 
2017-03-27

口服避孕药大大降低子宫内膜癌风险

每使用口服避孕药5年,子宫内膜癌风险约降低四分之一。在高收入国家,使用口服避孕药10年可使每100名使用者在75岁之前罹患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减少1.3~2.3例。

标签: 避孕药 乳腺癌 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