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如何自测 > 得癌真的是你的坏运气吗?

得癌真的是你的坏运气吗?

2018-04-12 来源:肺癌康复圈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坏运气导致了大多数癌症的发生,比如:脑肿瘤、头颈癌、甲状腺癌、食管癌、(非吸烟所致的)肺癌、骨癌、肝癌、胰腺癌、皮肤癌、卵巢癌和睾丸癌。

 2015的时候,《每日电讯报》就刊登了这样一篇异常引人注目的文章:大部分癌症的病因是坏运气而非基因或生活方式。文章对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发表在权威杂志《科学》上的文章进行了解读:大多数癌症都与环境、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或遗传基因无关,相反,这仅仅是“倒楣”的结果,这解释了为何一些老烟民和经常暴露于阳光下的人一生都没有癌症,“真相”是他们的运气好。国内众多的新闻媒体、网络平台迅速的对此惊人消息进行了转载或重新解读。可以想象,这对于大多数躺在床上拿着手机正享受惬意的新年假期的中国人来说,真是个鼓舞人心的大好消息。每天都在担心吃的不够健康、运动不足、吸烟、饮酒会有得癌的风险,这下可不用刻薄自己了,既然得癌是运气差的结果,咱们就想干嘛干嘛,想吃啥吃啥,抛开“枷锁”、尽情的享受生活吧!

 
那么,既然大部分癌症的病因是坏运气,人们还需要健康的生活方式吗?

▍令人有些“失望”的真相
 
让我们对科学家的研究结果进行一下客观的分析,就能获知真相。研究结果显示,坏运气导致了大多数癌症的发生,比如:脑肿瘤、头颈癌、甲状腺癌、食管癌、(非吸烟所致的)肺癌、骨癌、肝癌、胰腺癌、皮肤癌、卵巢癌和睾丸癌。而由环境、基因和生活方式引发的癌症则少得可怜,比如:皮肤基底细胞癌、喉癌、甲状腺癌、(吸烟所致的)肺癌、肝癌、结肠癌和结肠癌。但请大家注意,这里面所谓的“大多数”和“少的可怜”指的是癌症的种类而非患癌的人群数量。也就是说,那些由坏运气导致大多数癌症,发病率并不高,更准确的说,在我国的发病率并不高;或者说在我国发病率前10位的癌症,大多数都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从病种看,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第一位的是肺癌,其次为胃癌、结直肠癌、肝癌和食管癌,前10位恶性肿瘤的发病占全部恶性肿瘤的76.39%。居全国恶性肿瘤死亡第一位的仍是肺癌,其次为肝癌、胃癌、食管癌和结直肠癌,前10位恶性肿瘤的死亡占全部恶性肿瘤的84.27%。死亡率最高者男女均为肺癌。在我国,肺癌的发病率还在不断攀升,除了与人口老龄化、城市工业化、农村城市化、环境污染化以及生活方式不良化有关外,吸烟是导致肺癌的最重要因素之一。胃癌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不良饮食习惯相关,通过及早的抗菌治疗和改变饮食习惯可以降低其发病率;饮食中红肉比例过高会增加患大肠癌的风险,减少进食红肉将使你远离大肠癌。河南林县曾是全国食管癌的重灾区,通过改变饮食习惯、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林县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有了明显的下降。位居前十位的还有乳腺癌和宫颈癌,二者的发病都与环境和生活习惯有关,人乳头瘤病毒(HPV)更是引起宫颈癌的罪魁祸首,现在,通过HPV疫苗的注射,可以降低70%的宫颈癌的发病。
 
2014年《世界癌症报告》的数据表明,全球范围来看,高收入国家倾向于比欠发达国家有更高的癌症发病率,欧美仍然是癌症发病率最高的地方。排在前5名的国家分别是丹麦、法国、澳大利亚、比利时和挪威。丹麦,这个世界上最幸福的美丽国度,却被称为“世界癌症之都”,其癌症发病率为589/10万,几乎是我国的2倍。难道幸福指数爆棚的丹麦人民却拥有最差的运气?近年来,丹麦女性的肺癌发病率增长迅速,这除了与丹麦大气中二恶英含量较高(丹麦人均生活垃圾焚烧量世界第一,高焚烧量通常就有高的二恶英大气排放量)有关外,丹麦女烟民比率偏高也是重要原因。而较高的酒精消费量也导致了丹麦“癌都”的阴影挥之不去。

▍失望的背后是希望
 
真相就是,那些你这一生比较容易患上的癌症类型,绝大部分都与环境和生活方式有密切的关系。这样的真相,是不是让一些想恣意生活的人们有些隐隐的失望呢?好运气也好,坏运气也罢,都充满了不确定性,谁也无法确定自己的运气究竟是好还是坏。就算你的运气好到了极点,癌症对你敬而远之,可是吸烟、酗酒、不运动、不健康的饮食习惯,一样会偷偷蚕食你的生命,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梗、脑卒中,这些你都能一一躲过吗?其实,小小的失望背后,是可以将健康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的大希望,因为这真相的另一层含义就是:你这一生比较容易患上的癌症类型,绝大多数都是可以通过改变生活习惯、注射疫苗或抗炎治疗等措施来预防的,远离癌症、守护健康的第一步,你可以自己选择要不要迈出。

▍更多的思考
 
我想,放弃健康的生活方式,并非科学家们的本意,其初衷本是“我们应该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癌症的早诊早治方面”。这些是医学家该做的事情,而大众面对癌症威胁也可以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来有所作为。媒体对一项新的科学成果的片面的、过度的甚至是错误的解读,或者故意设立吸引眼球的标题来“诱惑”读者,往往会给普通百姓带来困惑,导致其错误的决定。没有科学做基石的科普文章,没有严谨做约束的科普新闻,是不应该出现在人们的视线中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