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肿瘤频道 > 预防肿瘤 > 如何自测 > 躲开身边的癌症雷区,一篇文章讲清楚

躲开身边的癌症雷区,一篇文章讲清楚

2018-04-12 来源:北京英博肿瘤医院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长时间、大量饮酒吸烟,患癌风险则会显著提高。如果戒烟戒酒,避免接触致癌物,当然能够降低患癌风险。

什么是致癌物分类?


正确说法应该是1类,而不是1级。
 
有些媒体可能是为了解读方便,将此表述成1级,但容易形成误解,听着还是挺吓人的。1级和1类,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依据「致癌物」与癌症的相关性程度,将致癌物分为了5类:
 
1类致癌物,是「明确」有致癌作用的物质。
 
生活中常见的有烟草、酒精饮料、槟榔、黄曲霉素、石棉等等。
 
2A类致癌物,是「可能性较高」致癌的物质。
 
常见的有丙烯酰胺、高温油炸食品、高温油烟、作息颠倒、无机铅化合物等等。
 
2B类致癌物,是「可能性较低」致癌的物质。
 
常见的有氯仿、蕨菜、DDT(一种杀虫剂)、硝基苯、汽油(汽车尾气)、手机辐射(电磁辐射)等。
 
3类致癌物,是「尚不能分类」的致癌物。
 
常见的有咖啡因、二甲苯、糖精、安定、静电磁场、有机铅化合物等等。
 
4类致癌物,就是对人体「可能没有」致癌性的物质。
 
我们再次划下重点:致癌物分类类别≠致癌强度。
 
不管是哪一类的致癌物,致癌强度与这种致癌物的分类无关;
 
致癌物的分类,只是告诉我们致癌物「证据等级」的高低;
 
致癌强度与致癌物本身特性、致癌物的暴露水平(剂量)有关。
 
所以,喝过几次酒、吸几次烟并不意味你就会患上癌症。
 
但是,长时间、大量饮酒吸烟,患癌风险则会显著提高。如果戒烟戒酒,避免接触致癌物,当然能够降低患癌风险。
 
怎么躲开身边的致癌物雷区?

1类和2A类致癌物要尽量避免
 
对于1类、2A类的致癌物,国家已经出台公共卫生政策,降低人群暴露水平,同时我们也应当尽量避免接触这些致癌物:
 
1类:酒精、加工肉、中式咸鱼、黄曲霉素、香烟、槟榔
 
上面这些食物已经明确对人体有致癌作用,但目前无法得知吃多少才算安全,还是少吃为妙,但是烟、酒还是别碰了。
 
2A类:红肉、油炸食品、超过65℃食物、咸菜和腌制品
 
这些食物可能致癌,增加患癌风险,建议每日的红肉总量控制在50克以内,尽量少吃油炸食品。
 
2B类致癌物不必太紧张
 
2B类致癌物的典型代表,就是非电离辐射,常见的就是手机、电脑、WiFi设备等发射出来的射频电磁场。
 
但是请注意前面的「可能」。
 
「可能性较低致癌物」的意思就是目前还证明不了它致癌,但是值得继续关注。
 
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实非电离辐射有致癌作用,所以没有国家通过公共政策,声称非电离辐射会影响健康,而限制其使用。
 
3、4类致癌物可以安心
 
对于第3、4类的致癌物,我们大可不必太在意,因为目前的相关研究都没有发现它们可以致癌。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