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文章

生活中臆想症的一些行为表现

神经症症状:如头痛、失眠、易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不稳、工作学习能力下降以及癔症样表现等。

娈童色魔狱中被监生插死 重口味恋童癖的心理剖析

在日本有一部广受欢迎的漫画书里,一名24岁的男教师娶了12岁的女孩当自己的妻子,作为一个最高机密社会实验的一部分。他说:"我老婆是小学生哦。"

最新发布
    2017-01-09

    "共情"是做情绪垃圾桶吗?

    所以说,咨询师不是“垃圾桶”,而更像是一面“生动的镜子”,帮助来访者从全新的角度看待自己从未发觉的一面,理解到自己的情绪来源,从而更好地接受自己。作为一面镜子,咨询师和来访者直接,永远保持着清晰的边界。

    标签: 精神 情绪 共情 
    2017-01-09

    追求绝对的公平是一种自恋

    心理学上,我们常说“事与愿违”,本来家长想着变成“刺头”,让别的孩子怕你,就不被欺负,结果反而成为众矢之的,最担心的反而变成了事实。

    标签: 心理 情绪 妈妈 
    2017-01-09

    内向是一种病?

    我想起某心理专家的名言,“周围人的漠视,让他感觉到自己虽然还活着,但是比死了更加痛苦”。这样的一种内向其实是严重心理疾病的表现。

    标签: 内向 孤独 情绪 
    2017-01-09

    关注与背叛

    在依恋情感强烈的父母看来,子女长大之后恋爱结婚,把本属于自己的依赖和关注投射到其他人身上,无异于‘’背叛‘’。而这种“背叛”是必然会发生的,同时也是有益的,对子女,对父母同样如此。

    标签: 妈妈 孩子 情感 
    2017-01-09

    关于“吵闹”

    吵闹的功能,侵入他人的自我空间,到处的吵闹让你无时无刻不感受到他人的存在,甚至他人的神入,而你也不自觉地侵入了他人的空间,好一个相互融合的心理大熔炉。不知道是中国人缺乏心理边界才导致了吵闹,还是吵闹本身造成了没有边界的国民。总之,吵闹就像瘟疫,无处可逃,除非做隐士,逃到深山去,远离人世间的尘嚣。

    标签: 吵闹 心理 情绪 
    2017-01-09

    “作”是一种病吗?(上)

    俗话说:“小作怡情,大作伤身”,“作”,本来是一种调情也好,任性也好,如果在一定的范围内,能够得到有效安抚,只要对方能够接受,甘之如饴,不失为生活添加一点色彩,也无伤大雅。心理健康的标准无非是社会适应性良好,也就是周边的人觉得你正常。但是,作到违反社会良俗,甚至发展到刑事责任的地步,只能说,“作”是一种病了。

    标签: 孩子 做作 情绪 
    2017-01-09

    逆反的背后,乖孩子的愤怒

    认识到孩子总会长大,离开父母。成为独立的人,愿意接受这种变化,珍惜当下与孩子相处的宝贵时光,而不是幻想着能跟子女一辈子黏在一起。是父母的必修课。越早认识到这一点,对孩子、对父母都是一个解脱。而青少年被压抑的成长的痛苦,就越少。

    标签: 孩子 叛逆 青春 
    2017-01-09

    别人家的乖孩子

    另一方面,爸爸因为孩子有情绪而生气,其实也是一种没有心理边界的表现。在他内心深处,跟孩子其实是融为一体的。因为,他不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情绪,也就是不允许孩子展现他是独立于爸爸之外的人。这位爸爸的行为再一次说明,他呈现了父母的共同潜意识——“不想让孩子长大”,长大的标准是,成为独立的人,精神上,物质上。

    标签: 孩子 精神 情绪 
    2017-01-09

    推荐11种适合心灵减压的音乐

    他认为潺潺流水声、淅淅沥沥的雨声、电闪雷鸣、莺转鸟鸣、昆虫鸣叫,都拥有各自不同的波长和呼吸,这些声音通过耳朵进入人体内部就能刺激“真我”,释放压力。

    标签: 音乐 解压 情绪 
    2017-01-09

    心理测试:你究竟只是喜欢他还是真正爱上了他?

    心理学家在这里展现出了他们的可爱之处。Rubin是最早开始对爱情进行科学测量的人,他编制了一个爱情量表,其中包含三个主题:

    标签: 心理 感情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