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腰骶骨盆重建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

腰骶骨盆重建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

2019-03-01 来源:实用骨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腰骶角术后为(28.9±1.6)°,末次随访时为(28.4±1.5)°,没有出现加重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血管损伤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植骨均全部融合。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腰骶骨盆重建内固定治疗腰骶段结核的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21例腰骶段结核患者,其中男15例,女6例;年龄25~61岁,平均42.5岁。术前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B级1例,C级7例,D级11例,E级2例。术前腰骶角15°~28°,平均(19.5±2.1)°。行一期后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腰骶骨盆重建术,采用腰骶角测量,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评定来评论临床疗效。

结果

末次随访时,1例术前神经功能FrankelB级的患者,恢复至D级,其余的患者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Frankel分级都恢复至E级。腰骶角术后为(28.9±1.6)°,末次随访时为(28.4±1.5)°,没有出现加重神经损伤、脑脊液漏、血管损伤及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植骨均全部融合。

结论

一期后路病灶清除腰骶骨盆重建内固定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腰骶段结核治疗方法。

关键词

腰骶部;结核;脊柱;一期后路;内固定

典型病例

65岁男性患者,L5S1结核2年,入院时感腰部疼痛,双下肢麻木、无力,神经功能FrankelD级,抗结核治疗4周后行后路病灶清除腰骶骨盆重建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腰疼逐渐好转,末次随访时神经功能为FrankelE级,植骨融合。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4。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