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后脊髓功能改善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术后脊髓功能改善

2019-03-01 来源:实用骨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不同手术入路、不同术后引流量术后JOA评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症状持续时间、是否原发性椎管狭窄的JOA改善率在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影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ossificationofcervicalposteriorlongitudinalligament,OPLL)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

方法

本文回顾探讨了自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OPLL并手术的47例患者,其中男33例,女14例;年龄35~69岁,平均53.3岁。利用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orthopaedicassociation,JOA)评分标准评判脊髓功能,比较性别、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odymassindex,BMI)、症状持续时间、OPLL节段数目及类型、是否合并原发性椎管狭窄、手术入路、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与JOA的关系。

结果

4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78个月,平均43个月。47例患者中合并原发性椎管狭窄16例。不同症状持续时间术前JOA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手术入路、不同术后引流量术后JOA评分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不同症状持续时间、是否原发性椎管狭窄的JOA改善率在各组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女性、症状持续时间小于半年、不合并原发性椎管狭窄可能与OPLL术后脊髓功能改善密切相关。

关键词

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手术;并发症;相关因素

典型病例

患者50岁男性,因双上肢麻木、乏力1年余伴行走不稳3个月入院,入院时患者双上肢关键肌力Ⅲ级、双侧霍夫曼征(+),诊断为OPLL(混合型)。入院后予以颈部制动,入院后第3天行颈后路全椎板切除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术后第5天患者上肢麻木、乏力症状明显改善。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4。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