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知识 > 前沿 > 椎体内射频消融的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椎体内射频消融的椎体成形术的临床效果

2019-03-01 来源:实用骨科杂志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比较分析单纯椎体成形术与结合椎体内射频消融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减少骨水泥渗漏、恢复椎体高度及缓解疼痛症状等方面的差异。

目的

比较分析单纯椎体成形术与结合椎体内射频消融的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在减少骨水泥渗漏、恢复椎体高度及缓解疼痛症状等方面的差异。

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间,因骨质疏松导致椎体压缩性骨折住院接受椎体成形术的109例患者,男32例,女77例;年龄60~95岁,平均年龄77.0岁。分为单纯经皮穿刺骨水泥注入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vertebroplasty,PVP)组和PVP联合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ablation,FRA)组。所有手术均由同一位手术医师完成。PVP组52例,处理66个伤椎;联合组57例,处理69个伤椎。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患者疼痛缓解程度、术前及术后椎体前后缘高度比、骨水泥总体渗漏和血管渗漏等指标。

结果

109例患者中术后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VAS)均低于术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术后联合组低于PVP组,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手术操作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伤椎前后缘高度比均大于术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伤椎骨水泥渗漏发生率28.9%,对照组26个椎体(37.7%),联合组13个椎体(19.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管渗漏发生率8.9%,对照组10个椎体(14.5%),联合组2个椎体(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结合椎体内射频消融的椎体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上,能够降低骨水泥注入过程中的渗漏,尤其是椎旁血管的渗漏。

关键词

椎体成形;射频消融;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

典型病例

82岁男性患者,摔伤后腰背部疼痛伴活动受限1d入院。入院时患者四肢肌力和感觉正常,诊断为T12椎体压缩性骨折。入院后第6天行单纯PVP治疗,术后第1天患者腰背部疼痛明显缓解,四肢肌力和感觉正常。复查X线片示T12椎体骨水泥弥散良好,椎体高度有所恢复,但骨水泥椎旁血管渗漏。手术前后影像学资料见图1~3。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