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骨科频道 > 骨科护理 > 饮食禁忌 > 骨质疏松的最佳食补方法 老人腰疼慎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的最佳食补方法 老人腰疼慎防骨质疏松

2017-04-01 来源:康复汇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的预防更是刻不容缓,骨量的丢失悄无声息,只有在积极补钙的同时定期检测骨密度,才能及时掌握自身骨量的变化。

  骨质疏松是我们的生活中比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面对这样的疾病都会选择相应的食补方法来帮助我们改善这一病症。下面给大家介绍一些骨质疏松的食补方法供大家参考。

  1、补充脂溶性维生素活性维生素D3对骨健康作用是双重的,补充足够维生素D,不仅可以提高骨密度,也可提高骨强度。维生素A参与骨有机质胶原和黏多糖的合成,对骨骼钙化有利,饮食不足时,应再额外补充维生素A。

  2、注意钙磷比值钙磷比值应以1~1.5:1为好。

  3、充足微量元素补钙同时,补微量元素锌和铜比单纯补钙效果好。氟对骨骼与牙齿形成有重要作用。氟化物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治疗范围是每天吸收10~20mg氟。

  4、合理补钙多吃富含钙食物,饮食中钙摄入不足,每天补钙剂500~1000mg。

  5、适量蛋白质蛋白质不足可能是导致营养不良儿童出现骨骼生长迟缓和骨质量减少的重要病理学因子。

  如何分辨出是骨质疏松引起的腰疼呢?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在引起腰疼的同时往往还伴有坐骨神经痛,且腿上疼痛更厉害;而骨质疏松引起的腰部疼痛更为明显。此外,严重的骨质疏松会导致脊柱后凸畸形,连行走都困难,有患者甚至吃饭几分钟都疼的不行。骨质疏松引起的腰椎问题,还可能造成胸腔变形,并进一步影响呼吸道、胃肠道的正常功能。

  骨质疏松虽然危害严重,但可防,可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骨质疏松一旦出现就不可逆转,治疗也只能延缓作用,所以该病重在预防。预防骨质疏松,必须从小抓起,这样才能获得更大峰值骨量。除了多晒太阳、多吃含钙多的食物,如牛奶、豆腐、虾皮、芝麻酱等外,还要坚持户外锻炼、戒烟戒酒。这就像“存钱”,年轻时多“存钱”,老了才够花。

  一,未雨绸缪定期检查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因骨量低下、骨微结构破坏而导致的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常见症状包括疼痛:腰背痛是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的症状,疼痛一般会沿着脊柱向两侧扩散,仰卧或坐位时有所减轻,久立、久坐时加剧;身长缩短、驼背:脊椎是身体的支柱,负重量大,长期骨质疏松容易导致脊柱压缩变形,使脊椎前倾,背曲加剧;骨折:这是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最常见和最严重的并发症。一次骨折后,再次骨折的风险会大大增加。

  专家提醒,骨质疏松在早期其实并没有明显的症状,许多患者都是在不知不觉间经历了骨量的丢失,等到出现疼痛、发现身高缩短,甚至骨折后再去查骨密度,骨量丢失往往已经很明显。

  因此,预防骨质疏松宜早不宜迟。人体的骨量会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如下阶段:青年时期,骨发育成熟后骨量达到高峰值;迈入中老年后,骨量从维持阶段逐渐过渡到不断丢失。可见,如果在年轻时就注意骨量的积累,日常生活中注重饮食补钙并坚持运动、保持合适体重,能大大降低日后患上骨质疏松的风险,或推迟发病年龄。预防骨质疏松应该从年轻时做起。

  对于中老年人来说,骨质疏松的预防更是刻不容缓,骨量的丢失悄无声息,只有在积极补钙的同时定期检测骨密度,才能及时掌握自身骨量的变化。尤其是以下人群,更需留意自己的骨密度变化:65岁以上的老年人、40岁以后有脆性骨折史、有家族骨质疏松症骨折史、女性绝经较早(45岁前停经)、体重较轻、身高缩短4厘米或年缩短2厘米、钙摄入长期较低、嗜烟、酗酒、过度摄入咖啡因、应用类固醇激素超过2或3个月、患有性腺功能减退或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专家特别提醒,中老年女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人群。女性进入围绝经期,即月经紊乱而尚未绝经,连续1年以上(我国女性多在48岁左右进入围绝经期),应当特别重视骨质疏松的预防,最好每年做一次双能X线吸收仪的骨密度检测,因为绝经后体内激素水平的下降会明显加速骨质流失。

  二,走出补钙的饮食误区

  骨骼对钙元素的吸收障碍,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根本原因。很多人都知道补钙的重要性,却往往误入歧途。

  由于受到“吃啥补啥”观念的影响,喝骨头汤能大量补钙,是人们的普遍想法。事实上,钙虽然是骨骼的主要成分之一,但其在汤里的溶解度非常小,单纯靠喝骨头汤难以达到补钙的目的。骨头汤不仅钙含量微乎其微,更缺乏有促进钙吸收作用的维生素D。一般来说,一碗猪骨汤的含钙量仅有1.9毫克,成年人每日所需的钙量为800到1000毫克,而缺钙、骨质疏松、骨折病人及更年期妇女每日所需的钙要1000毫克以上,如果仅靠喝骨头汤来补钙的话,每天起码要喝400碗。

  有效的补钙应该从科学饮食做起。普通牛奶每毫升大约含有1毫克的钙,一杯牛奶约200到250毫升,大约可提供200毫克的钙。每天喝2杯牛奶或酸奶的同时还需补充一定的维生素D,因为钙需要在维生素D的配合下才能被身体有效吸收。

  如果说喝牛奶大概只能提供每日所需钙量的50%,那其余部分就应当从其他钙含量丰富的食物中摄取,如绿叶蔬菜、海带、紫菜、虾皮以及豆类等食物。此外,也可在早、晚各喝1杯经过营养强化并富含维生素D的高钙配方奶。

  需要提醒的是,补钙切忌“三天打渔两天晒网”,这不仅是因为骨量的丢失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人体无法储存过量的钙,最佳的方式还是日日均衡地补钙,细水长流。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