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儿科频道 > 儿科治疗 > 疾病治疗 > 冬春季是多发期,发病急,出现发热,头身疼痛

冬春季是多发期,发病急,出现发热,头身疼痛

2018-07-19 来源:儿科医生石霖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风邪侵扰肌表,正邪相争则引起发热、身痛;风邪上扰清窍,则导致头痛;风邪袭肺会引发咳嗽流涕;肺热上熏口咽,导致咽喉红肿;热扰心包则烦躁不宁;热甚动风,则出现头昏、惊厥;舌脉都是风热之象。
外感惊风
 
(1)感受风邪
 
主要证候:冬春季是多发期,发病急,出现发热,头身疼痛,咳嗽流涕,咽喉红肿,烦躁不宁,头昏,惊厥,苔薄黄,脉浮数或弦数。
 
证候分析:风邪侵扰肌表,正邪相争则引起发热、身痛;风邪上扰清窍,则导致头痛;风邪袭肺会引发咳嗽流涕;肺热上熏口咽,导致咽喉红肿;热扰心包则烦躁不宁;热甚动风,则出现头昏、惊厥;舌脉都是风热之象。
 
治疗方法:以疏风清热、熄风定惊为主。
 
方药:银翘散加减(《温病条辨》)。
 
组成:银花、连翘、豆豉、薄荷、菊花、钩藤、僵蚕、生石决明。
 
此方中,银花、连翘、豆豉有疏风清热的功效,薄荷疏风热而利咽,钩藤、僵蚕、菊花、生石决明有平肝熄风定惊的功效。全方疏风清热,而治愈惊风。
 
(2)感受暑邪
 
主要证候:盛夏炎热季节是多发期,出现高热烦躁,头痛多汗,恶心呕吐,口渴欲饮,神昏惊厥,四肢抽搐,舌红绛苔黄腻,脉洪数。
 
证候分析:感受暑热之邪,充斥内外,出现高热多汗;热毒上攻清窍,内扰神明,乃致头痛、烦躁神昏;热盛伤津,则见高热、口渴欲饮;筋脉失其濡润,肝风内动,乃致惊厥,四肢抽搐;阳明热盛,胃失和降,故恶心呕吐;舌脉皆是暑热炽盛的表现。
 
治疗方法:以祛暑清热、镇惊开窍、凉血解毒为主。
 
方药:清瘟败毒饮加减(《疫疹一得》)。
 
组成:生石膏、知母、生地黄、黄连、黄芩、栀子、连翘、犀角(以水牛角替)、赤芍、玄参、丹皮、竹叶。
 
此方中,生石膏、知母、竹叶清暑热而保津,黄连、黄芩、栀子、连翘通泻三焦热毒,水牛角、生地黄、赤芍、丹皮、玄参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救阴的功效。全方可以泻火解毒、凉血镇惊,从而治愈惊风。
 
对于抽搐不止的患儿,可在上方中加入羚羊角、钩藤、僵蚕,以熄风清热镇痉。昏迷、抽搐严重的患儿,可选用紫雪丹、牛黄清心丸、至宝丹以熄风清心开窍。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