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生菌”会成为又一个“万能神药”吗?
摘要:虽然名字里带“菌”,但不可否认益生菌是一种“好的”或“有益”的细菌,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益生菌以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主要代表,能在体内能形成生物屏障,促进孩子肠道内的细菌平衡,排斥和抑制有害细菌增长。
益生菌是“有益”的细菌
虽然名字里带“菌”,但不可否认益生菌是一种“好的”或“有益”的细菌,寄生在人体肠道内。益生菌以双歧杆菌、乳酸杆菌为主要代表,能在体内能形成生物屏障,促进孩子肠道内的细菌平衡,排斥和抑制有害细菌增长。
人体本身是一个可以自己生产益生菌的大工厂,吃进的食物经过肠道消化、分解和发酵可产生大量的益生菌群,这是人类肠道与生俱来的生理功能。
所以,
发育中的正常孩子其实没有必要额外补充益生菌,益生菌不是保健
药物,也不是补药,更不是万能药。
通常在两种情况下,儿科医生建议家长们将益生菌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方法给孩子吃:
一
大量使用抗生素之后
用来减轻抗生素的副作用。因为抗生素不但杀死了致病菌,也杀死了与之同存的益生菌,吃点益生菌等于再“种”上点好细菌,有助于肠道有益菌群的恢复和保持。
二
腹泻导致大量益生菌丢失
腹泻造成大量的益生菌丢失,肠道菌群失衡,这个时候补充益生菌,能重建肠道菌群平衡,维护肠道健康。
当然,不管是什么情况,最好都在医生指导下服用益生菌,家长们尽量不擅自盲目给孩子吃。
混淆1:益生菌制剂
其实,我们平常给宝宝吃的都是益生菌制剂,也就是含有益生菌的产品。
益生菌制剂里除了益生菌,一般还会有添加剂、稳定剂等其他成分,不同厂商的菌种添加不同,也会出现参差不齐的质量和效果。
对于健康的孩子,肠道有自身繁殖有益菌的能力,各种菌群也已经维持在一个平衡状态,只要正常饮食,无需再额外补充益生菌制剂,如果大量补充益生菌制剂则会打乱这种平衡。
妈妈仔细看看,就会发现目前没有一种益生菌制剂上标明可长期服用。
市面上还有一些含益生菌的饮料,这些饮品虽可能含益生菌,但不一定是活菌,即使是含有活菌,也未必达到足够的量进入肠道发挥作用。想利用它们达到治疗保健的目的,也是不太可能的。
TIPS
对1岁以内或本身对牛奶过敏的孩子,用益生菌制剂时要注意制剂中是否含牛奶,更不要选择酸奶等牛奶制品。
益生菌类产品只有是活菌,并且保证在有足够数量时,才能发挥其有益作用。所以,一般需2~8℃避光保存,有的剂型如金双歧、培菲康活菌片甚至需要冰箱冷藏,而有的剂型则常温(<28℃)保存就可以,如
妈咪爱、宝乐安等,因此家长们必需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
益生菌剂剂型需温水溶解,水温不宜超过40℃,冲好后及时服用;与抗生素、吸附剂如
蒙脱石散合用时需间隔2~3个小时。
混淆2:益生元
很多妈妈可能也从医生那里听说过搭配益生菌补充的益生元。
益生元,是从植物中人工提纯出来的,模拟母乳中的低聚糖。人体不会消化益生元,
益生元能直接到达肠道,喂养益生菌,使益生菌活性增强,繁殖能力增强,使其在肠道中发挥出更好的作用。
如果补充益生菌的思路是直接从外部添加细菌,空投“维和部队”到肠道维稳。那么补充益生元就是作用于本已存在于肠内的菌群,即通过给好细菌提供营养物质,扶植好细菌,从而压制坏细菌。
人体只要满足了营养均衡的正常饮食,就无须额外补充益生元,只需在肠道出现问题、需要服用益生菌时,在医生指导下配合补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