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乙肝 > 乙肝警惕 抗病毒药物可能引起骨痛

乙肝警惕 抗病毒药物可能引起骨痛

2019-08-02 来源:健康美妞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凡是使用ADV、或TDF者,千万勿以为病毒控制良好,就盲目长期用药。必须根据指南的要求,定期到专科检查,应每3~6个月监测肌酐、血磷等关键指标,避免骨痛等副作用的发生。

任何药物长期使用,都可能引起副作用。乙肝抗病毒药物,也是如此。目前,国际公认的,乙肝抗病毒药物有两类:1干扰素(针剂),2核苷(酸)类似物(口服)。针剂:两种,普通干扰素(隔天打一针),长效干扰素(一周打一针);口服:五种(一天一片),拉米夫定(LAM)、阿德福韦酯(ADV)、替比夫定(LdT)、恩替卡韦(ETV)、替诺福韦酯(TDF)。这些药物,若长期使用都要小心避免副作用。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分会,于2015年10月发表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版)明确指出:服用ADV、或TDF的患者应每3~6个月监测肌酐、血磷。长期用药的患者应警惕肾功能不全和低磷性骨病的发生,特别是范可尼综合征的发生。

那么,什么叫“低磷性骨病”呢?什么叫“范可尼综合征”呢?

几年来,我们接诊过不少这样病人。最近,笔者接诊一位典型乙肝病人,男,64岁,在外院使用阿德福韦治疗8年。1年前开始双下肢骨痛,双脚不能抬高,走路不稳。3周前加重,来到我院骨科住院,发现血磷严重下降,后来经过会诊,转到我科治疗。化验检查乙肝病毒相关指标控制良好。但是发现:血磷0.38mmol/L(只有正常值的1/5到1/3那么多),血尿酸下降,血钙下降;还有尿糖(+++),尿a1微球蛋白升高到正常值的10倍多,尿B2微球蛋白升高到正常值的400多倍。骨密度检测显示:骨质疏松。这些表现医学上称为“范可尼综合征”。(医学术语:ADV引起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的线粒体毒性,导致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所以,凡是使用ADV、或TDF者,千万勿以为病毒控制良好,就盲目长期用药。必须根据指南的要求,定期到专科检查,应每3~6个月监测肌酐、血磷等关键指标,避免骨痛等副作用的发生。否则病情发展,还会引起骨折。目前该患者已经停用ADV,改为ETV,并积极补磷等治疗,病情逐渐改善。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