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乙肝 > 这些乙肝产后注意事项,千万别说我没告诉你~

这些乙肝产后注意事项,千万别说我没告诉你~

2018-08-21 来源:小贝壳shell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哺乳。

Q: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如何进行联合免疫?

A: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剂量应≥100IU,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10μg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在新生儿第1个月和6个月时分别接种第2针和第3针乙肝疫苗,可显著提高阻断母婴传播效果。
 
Q: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早产儿如何进行联合免疫?
 
A:早产儿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通常需要接种4针乙型肝炎疫苗。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孕妇的早产儿出生后无论身体状况如何,在12小时内必须肌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间隔3~4周后需再注射一次。如生命体征稳定,无需考虑体量,尽快接种第1针疫苗;如果生命体征不稳定,待稳定后,尽早接种第1针。1~2个月后或者体重达到2公斤(4斤)后,再重新按0、1、6个月3针方案进行接种。

Q:乙肝孕妇所生新生儿什么时候可以判断母婴阻断及免疫接种效果?
 
A:接种第3针疫苗后1个月(7月龄)至12月龄可进行随访,如未按时随访,12月龄后仍需随访。若检测结果:
 
①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抗-HBs阳性,且>100mIU/ml,表明抗体保护力强,可继续定期监测;
 
②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阴性,抗-HBs阳性,且<100mIU/ml,表明抗体保护力弱,应密切检测,必要时补种乙肝疫苗1次,以延长保护年限;
 
③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阴性且抗-HBs阴性,说明未产生保护性抗体,需再次全程接种乙肝疫苗(3针方案),然后再复查;
 
④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抗-HBs阴性,提示母婴阻断失败。
 
Q:为什么不能在新生儿出生时判断母婴阻断效果?
 
A:新生儿出生时外周血中HBsAg(乙肝表面抗原)和HBeAg(乙肝e抗原)为阴性,不能排除母婴传播,因HBV感染潜伏期较长;新生儿出生时外周血中HBsAg(乙肝表面抗原)和HBeAg(乙肝e抗原)为阳性,也不能判为母婴传播,因HBsAg(乙肝表面抗原)、HBeAg(乙肝e抗原)以及相关抗体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此外,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2~3周内也可出现血清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
 
Q:哪些情况下新生儿需要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A:对孕期没有筛查HBsAg(乙肝表面抗原),或无法确定孕妇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还是阴性时,最好对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如有乙型肝炎家族史,强烈建议对新生儿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新生儿父亲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时,通常因照料新生儿而与其密切接触,增加其感染的风险,因此,新生儿最好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Q:乙肝免疫球蛋白是否要打第二针?
 
A:乙肝免疫球蛋白需要在出生后12小时内(理论上越早越好)使用,其有效成分是抗-HBs(乙肝表面抗体,HBsAb),肌内注射后15~30分钟即开始发挥作用,保护性抗-HBs(乙肝表面抗体,HBsAb)至少可以维持42~63天,此时体内已主动产生抗-HBs(乙肝表面抗体,HBsAb),故无需第2次注射。
 
Q:联合免疫成功后的婴幼儿如何随访?
 
A:预防成功后,无需每年随访。对HBeAg(乙肝e抗原)阳性母亲的子女,隔2~3年复查;如果抗-HBs(乙肝表面抗体,HBsAb)降至10mU/ml以下,最好加强接种l针疫苗;子女10岁后一般无需随访。

Q: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是否可以进行母乳喂养
 
A:《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建议:新生儿在出生12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后,可接受HBsAg(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母亲的哺乳。
 
但:①母亲正在服用对婴儿安全性不能确定的治疗药物,不推荐母乳喂养;②以下情况建议暂停母乳喂养:母亲乳头皲裂,渗血;母亲肝功能异常者;新生儿口腔溃疡、黏膜损伤者。

Q:乙肝产妇在哺乳时需要注意什么?
 
A:产妇哺乳时应注意正确的喂奶护理方法,喂奶前洗净双手及乳房,用手“C”字形把乳头托起,勿用手“剪刀式”上下夹住乳头,防止压迫上下乳腺管,影响吸吮。
 
保持乳房的清洁护理,每天使用干净毛巾和温水清洁乳房,注意环境的干燥、清洁,擦洗时避免造成乳头的过度刺激。
 
预防乳腺炎的发生,哺乳时注意两侧乳房交替进行,在哺乳结束时,需挤净剩余乳汁,按需DILL哺乳,而非按时哺乳,促进乳汁分泌,预防乳腺炎发生。
 
防止乳头皲裂,哺乳时应使婴儿含住乳晕,这样才不容易造成乳头破裂,哺乳时间每次不宜过长,日常生活中避免机械性损伤,母乳喂养完毕后,可以留一滴乳汁在乳头上,并均匀涂开,有效防止乳头皲裂,当产妇发现有乳头皲裂的情况时,可暂停哺乳,,待好转后再继续。
 
加强对婴儿的护理,避免损伤口腔、咽、气管,食管、胃黏膜等,防止HBV通过毛细血管进入血循环而引起感染。
 
婴儿口腔黏膜娇嫩,不宜擦洗,以免人为损伤增加感染机会;婴儿要经常修剪指甲,以免抓伤母婴皮肤、黏膜;哺乳时防止出牙期婴儿咬伤乳头。
 
平时密切注意婴儿口腔及消化道情况,如果发现婴儿患有鹅口疮、口腔溃疡、口腔疱疹或出现腹泻等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应暂停哺乳,治愈后再继续哺乳。
 
喂养婴儿的餐具应单独使用,用前煮沸消毒,不可与产妇餐具混用,生活用品也避免与产妇混用;避免产妇对婴儿口对口直接喂食、亲吻及母血、母亲体液对婴儿的感染;勤擦婴儿双手,避免婴儿养成吸吮手指的坏习惯。

Q:乙肝孕妇平时饮食需要注意些什么?
 
A:饮食方面建议清淡饮食,饮食宜定量、定时,避免辛辣刺激品,注意补充合铁、含钙丰富的食物,可少食多餐,注意新鲜蔬菜和水果的补充。
 
尽量使用合糖量低的食物,不要盲目追求高营养而导致能量摄入过多,因营养过剩造成肝脏负担加重、胎儿过大等;不宜过多进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不宜饮用合酒精的饮料,不宜吸烟,不宜喝浓茶、咖啡,不宜吃得过咸等。
 
孕期应少吃精制大米和精制面等,在烹调加工中还要注意烹饪方法,以免损失维生素过多,如做面食时尽量少加碱或不加碱,淘米时不要过分搓洗,少用油煎、油炸等烹饪方式。
 
乙肝孕妇宜摄入鱼、虾、牛奶等优质易消化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的最重要物质,对于胚胎发育、母体的健康有着重要作用。蛋白质缺乏会影响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使脑组织细胞数量减少,即使在胎儿出生后再摄入足够的蛋白质也不能恢复。
 
可多食血制品、肉类、鱼类等以补充足够的铁,孕期胎儿体内铁的储备完全依赖母体从食物中获得,孕期铁缺乏可影响胎儿的发育,并导致出生后出现智力和行为的发育异常。
 
其他矿物质如钙、锌、镁等,随着胎儿发育的加速和母体的变化,需要量也相应增加,尤其需要加强钙的补给,比如牛奶、虾皮、芝麻、海带、紫菜、豆腐丝等均是富含钙的食物。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