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传染病频道 > 疾病种类 > 乙肝 > 什么是乙肝的母婴传播?该如何阻断?

什么是乙肝的母婴传播?该如何阻断?

2018-08-21 来源:小贝壳shell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和6个月程序,即出生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第2和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12h内,越早越好。

一、什么是乙肝的母婴传播

乙肝病毒感染的母亲在生育期间把病毒传播给下一代,这种传播方式称为“母婴传播”或“垂直传播”。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型肝炎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估计30%~50%的感染者是因母婴传播而感染的。在没有接受乙肝疫苗预防的情况下,乙肝妈妈所生的孩子60%在2年内可感染乙肝病毒,乙肝“大三阳”妈妈的新生儿感染风险约为70%-90%,“小三阳”妈妈的新生儿感染风险约为10%~40%。在我国,有8%的孕妇是乙肝病毒感染者,其中50%以上为e抗原(+)的,“大三阳”感染者。因此,母婴传播是乙肝流行的重要传播途径。
 
二、乙肝母婴传播的主要途径
 
乙肝的母婴传播有三条途径:宫内感染、产时感染和产后感染。
 
宫内感染是指胎儿在母亲体内生长发育过程中受到母亲体内乙肝病毒的感染;
 
产时感染是指母亲在分娩的时候,新生儿吞咽了含有乙肝病毒的母血、羊水、阴道分泌物,或在分娩过程中因子宫收缩促使少量母血渗漏入胎儿血循环引起婴儿感染;
 
产后感染实际上属于乙肝病毒的“水平传播”,主要是通过哺乳和生活中密切接触传播。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在没有使用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进行母婴阻断的情况下,产时感染占绝大多数,约为80%~85%,产后感染约为10%~15%,宫内感染约为5%~10%。因此,产时感染是乙肝母婴传播中最主要的途径。

三、乙肝女性能否怀孕的情况分析
 
1.可以怀孕的情况及孕前准备。慢性HBV感染妇女计划妊娠前,最好由感染科或肝病科专科医生评估肝脏功能。肝功能始终正常的感染者可正常妊娠;肝功能异常者,如果经治疗后恢复正常,且停药后6个月以上复查正常则可妊娠。
 
2.暂缓怀孕及不能怀孕的情况。乙肝女性如果在肝功异常时怀孕,可导致肝炎病情加重,并对母儿造成不利影响,如妊娠反应加重,重症肝炎、肝性脑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早产、死胎、死产等的发生率及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并导致胎儿宫内感染率增高。
 
因此,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即肝功能异常者,应暂缓怀孕,最好经治疗后恢复正常,且停药后6个月以上复查正常再怀孕。急性肝炎患者则应于肝炎痊愈后半年,最好两年后再怀孕。
 
四、怀孕后的母婴阻断干预措施
 
1.新生儿标准乙肝免疫预防。主动+被动(乙肝疫苗+乙型肝炎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方法是目前公认的阻断乙型肝炎母婴传播最主要且有效的措施,而且早被我国的《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推荐。
 
主动母婴阻断措施:乙型肝炎疫苗全程需接种3针,按照0、1和6个月程序,即出生接种第1针疫苗后,在1个月和6个月时注射第2和第3针疫苗。新生儿接种第1针乙型肝炎疫苗要求在出生后12h内,越早越好。
 
被动母婴阻断措施:HBsAg阳性母亲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24h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12h)注射乙型免疫球蛋白,剂量应≥100IU。
 
2.乙肝母婴阻断:有效抗病毒治疗。HBVDNA水平是影响HBV母婴传播的最关键因素。HBVDNA水平较高母亲的新生儿更易发生母婴传播。近些年来,许多国家或地区的乙肝指南均建议:HBVDNA高复制(HBVDNA大于106IU/ml)的乙肝母亲可在妊娠第24~28周开始给予替诺福韦、替比夫定进一步提高乙肝母婴阻断成功率,产后可停药,并加强随访和监测。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