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方剂 > 中成药坛
精选文章

螺旋藻的功效与作用

人们对于螺旋藻是比较陌生的,但是它的营养价值是非常的高的,作用与功效也是很多的,它有抗疲劳、耐缺氧功能、抗癌作用等等,所以不断的有人在吃螺旋藻。但是你知道具体的螺旋藻的吃法以及功效吗?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吧!

中药大全:菟丝子的功效与作用

菟丝子,生朝鲜川泽田野。蔓延草本之上,色黄而细为赤网,色浅而大为菟累。月采实,暴干。

最新发布
2017-08-21

你不认识她,她却认识你|身边的中药:蒲公英

蒲公英植物体中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胆碱、有机酸、菊糖等多种健康营养成分,有利尿、缓泻、退黄疸、利胆等功效。

标签: 利胆 有机酸 营养 
2017-08-21

中药的邂逅|当莲子遇上芡实

看中医门诊,常听到“脾虚”之说。脾虚究竟指什么呢?中医认为,脾主运化水谷,乃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如果脾胃虚弱会导致气血不足,腹胀、纳差便溏,乏力气短,消瘦或肥胖,面黄,舌淡胖苔白或腻有齿印,脉濡细乏力。

标签: 脾虚 腹胀 气血 
2017-08-21

地黄浑身宝,清热护卵巢!

生地黄清热生津,用其煎水,调入蜂蜜饮用,可润肠通便。生地黄经过九蒸九晒,其寒性被去除,就成了温补精血的熟地黄。上好的熟地黄黑如漆、光如油、软糯香甜,性温味甘,入肝、肾、心经,大补精血。《本草纲目》认为它能够“填骨髓,长肌肉,生精血,补五脏、内伤不足,通血脉,利耳目,黑须发,男子五劳七伤,女子伤中胞漏,经候不调,胎产百病”。

标签: 精血 润肠 地黄 
2017-08-21

除了粽子和龙舟,还有哪些“端午”习俗你不知道?

端午节吃粽子,这是我国的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如今,每年的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更为繁多。

标签: 粽子 糯米 中草药 
2017-08-21

冬吃萝卜夏吃姜,这样吃生姜等于吃砒霜!

生姜的食用价值、营养价值大家并不陌生,只是过犹不及,生姜虽好,吃不对就会如砒霜,吃多了或者吃烂掉的生姜还会致癌。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不要误解“夏吃姜”这一养生论据,盲目多食生姜,一定要适度适量。

标签: 生姜 营养 营养 
2017-08-21

中药正能量|从抗癌之星“龙葵”得到的启示

龙葵在不良环境下能够生存是其适应不良环境而产生一定忍耐力的结果,表现出龙葵的抗逆性。RA假说认为,由于自然选择的结果,在环境恶劣的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具有生长慢而次生代谢产物多的特点。而在良好的自然条件下生长的植物,具有生长较快且次生代谢产物少的特点。

2017-08-21

之本草|绽放的魅力 第1期

中药通小编以图配文的方式介绍我国常见的药用植物,展现其美丽多姿的形态,向读者普及药用植物的分类、性味功效等基本知识,给中医药爱好者献上丰富的视觉盛宴。

标签: 中药 植物 茎皮 
2017-08-21

“悬壶济世”源“葫芦”

葫芦味甘性平,归肺与小肠经,主要功效是利水消肿,临床可用于面目浮肿、大腹水肿、脚气肿胀等,对于肝硬化腹水、黄疸、小便不利等病证,可与葶苈子等中药配伍。新鲜的葫芦叶及藤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其捣汁敷患处,治疗痈疽疔疮、痔疮肿痛、蛇虫咬伤等证。

2017-08-21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

古代的中药书均将茵陈作为治疗黄疽的要药,如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书《神农本草经》就记载它主治“风湿寒热邪气,热给黄”。其后的《名医别录》谓其“治通身发黄、小便不利、除头热、去伏瘤”。东汉大医学家张仲景对其认识就更深刻了,他创制的茵陈蒿汤被后人视为治黄疽要方,时至今日仍在广泛应用。

标签: 中药 头热 肝胆结石 
2017-08-21

中药通|24节气养生:雨水

很多朋友因为要预防“倒春寒”就首先想到春捂,但是春捂也要捂的“捂”要恰到好处,否则反而不利健康。具体的春捂原则是注意“下厚上薄”,捂的重点在于背、腹、足底。背部保暖可预防寒气损伤“阳脉之海”——督脉,减少感冒几率;腹部保暖是有助于预防消化不良和寒性腹泻。

标签: 寒气 消化不良 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