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健客网 > 中医频道 > 方剂 > 中成药坛 > “悬壶济世”源“葫芦”

“悬壶济世”源“葫芦”

2017-08-21 来源:中药通  标签: 掌上医生 喝茶减肥 一天瘦一斤 安全减肥 cps联盟 美容护肤
摘要:葫芦味甘性平,归肺与小肠经,主要功效是利水消肿,临床可用于面目浮肿、大腹水肿、脚气肿胀等,对于肝硬化腹水、黄疸、小便不利等病证,可与葶苈子等中药配伍。新鲜的葫芦叶及藤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其捣汁敷患处,治疗痈疽疔疮、痔疮肿痛、蛇虫咬伤等证。

  在众多成语故事中,有很多跟中医中药相关的典故,其中一个家喻户晓、成为医者孜孜以求之境界的成语“悬壶济世”,就和我们的中药关系密切。

  据《后汉书·费长房传》记载,东汉时期,汝南有个叫费长房的人,曾经做过管理集市的小吏。市场中有位卖药的老翁总是将一只壶挂在自己店铺门口,遂被人们称为“壶公”。壶公卖药言无二价,而药甚是灵验有效。

  等到集市结束,壶公就跳进壶里面,集市上没人看见,只有费长房能从楼上看到这一幕。他感到很奇怪,觉得这卖药老翁一定不是普通人,于是买了酒和肉脯,恭恭敬敬地去拜见壶公。

  壶公见费长房一片诚心,是可造之才,便嘱其傍晚无人时再来。傍晚时分,壶公带着费长房一起跳入壶中,长房睁眼一看,只见处处奇花异草,朱栏画栋,富丽堂皇,宛若仙山琼阁,别有洞天。

  壶公告诉费长房,自己原来乃是神仙,由子失职才被贬入人间,通过治病救人来弥补原先的过错。后来,费长房随壶公十余日学得方术,临别前壶公送给他一根竹杖,骑行如飞。

  费长房返回故里时,他的家人们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原来壶中十余日,世间已过去了十多年。从此,费长房便能医百病、驱瘟疫,令人起死回生,成为一位名传千里的医生。

  这个故事在东晋著名炼丹家葛洪的《神仙传·壶公》中也有相类似的记载,可谓流行一时。虽然这仅仅只是一则神话传说,但却在无形中为行医者罩上了一层神秘外衣,倘若揭之而观其究竟,则不难发现,壶公、费长房等人其实皆乃东汉时的名医罢了。

  在古代汉语中,“壶”和“葫”音同而含义相通,可以相互假借,所以上文“悬壶济世”典故当中的“壶”其实就是指“壶卢”,也就是今天我们所熟知的“葫芦”。壶公的事迹流传甚广,为了纪念他,历朝历代的民间医生开业出诊,都会在自家的药铺门口挂一个葫芦作为行医的标志。然而,葫芦除了能盛药,本身其实也是一味中药。

  葫芦是葫芦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瓢瓜的干燥果皮,在我国有着十分悠久的栽培历史,全国大部分地区都有栽培。药食同源,葫芦首先是一种食品,它的嫩叶与果实都是先民们的菜蔬,《诗经》中就有“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之说,可见葫芦通常是在秋季采收。

  葫芦味甘性平,归肺与小肠经,主要功效是利水消肿,临床可用于面目浮肿、大腹水肿、脚气肿胀等,对于肝硬化腹水、黄疸、小便不利等病证,可与葶苈子等中药配伍。新鲜的葫芦叶及藤具有清热解毒消肿的功效,可用其捣汁敷患处,治疗痈疽疔疮、痔疮肿痛、蛇虫咬伤等证。

  此外,葫芦还能够杀虫止痒,主治疥癣、脚癣、白秃疮等;可除烦止泻,主治胃热、消渴、心中烦热、夜寐不安等。新鲜的葫芦连皮带瓤煎汤服,可清心除烦止渴。

  葫芦细腰,上下排列一小一大两个圆球,线条柔和婉约,造型古朴典雅,最能体现东方文化的情趣和神韵。葫芦的外形很像个“吉”字,且“葫芦”谐音“福禄”,故而成为中华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千百年来被认为是吉祥如意、福寿康泰的象征。葫芦的枝“蔓”与“万”谐音,里面众多的葫芦籽则与“子”相合,故而又饱含着“子孙万代,繁盛不息”的美好寓意。

  总之,葫芦中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是从“壶”字到“葫”字的通假和演变,还是葫芦本身的食用药用价值;无论是葫芦作为行医招牌代表着中医药,以及“悬壶济世”这一医者毕生追求的信念,还是承载着中国人“无灾无病,福禄吉祥”的美好愿望,都让我们体会到了中医中药的可爱,体会到汉字成语与传统中国文化的可爱!

看本篇文章的人在健客购买了以下产品 更多>
有健康问题?医生在线免费帮您解答!去提问>>
健客微信
健客药房